亲密行为读后感100字( 五 )


我们现在研究一个生物的性状,认为它是环境和基因的共同作用,那到底是环境占大头还是基因占大头,很多时候我们说不太清楚 。人类有很多行为是动物性的延伸,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到现在也有一万多年了,这个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也很大,说起来也算是某种对人本身的驯化 。人类驯化狼,驯化了一万多年,把狼变成了狗;人类自我驯化一万多年,肯定也会带来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
刘宇婷:莫利斯写到,人类学家喜欢到那种偏远的、古老的部落去寻找人类的行为方式的起源,但他把落脚点放在欧美这一块 。他认为只有生存下来的文化才是主流文化 。
何鑫:这样说有他自己的道理 。但事实上我们觉得人类社会的发展,普遍存在一种随机性 。其他很多作品也会持这样的“地理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不同的地理位置可能决定了这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枪炮、病菌与钢铁》那套书就持有这种观点,影响比较大 。
枪炮、病菌与钢铁
8.8
(美)贾雷德·戴蒙德 / 2016 / 上海译文出版社
莫利斯的书里面有一些观点还是挺有意思的,值得我们从自身的角度去深挖 。我印象比较深的,他说我们人类有这样一个变化——我觉得他总结得比较好——人类所属的灵长类这样一个支系,大多数是吃水果的植食动物;然后逐渐出现一些杂食的支系,吃一些昆虫或者蛋类;然后到了人类这个族系比较近的,像黑猩猩、人类,就开始有一些主动的捕猎行为了 。莫利斯管这叫“狩猎猿”,人类就从森林猿变成了草原上的“狩猎猿”,我觉得这个倒挺有道理的,这其实是基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的改变 。本质上,灵长类动物更适应森林生活 。进入草原以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一种是像狒狒,演化出更接近于食肉动物的强悍性格;另一种就是像人类,没有在身体方面产生大量变化,却触发了社会行为的变化,比如集体行动与食肉动物抗衡,比如抢夺这些食肉动物捕猎之后的残骸,然后逐渐地变成主动捕猎,最终变成所谓的“狩猎猿” 。时至今日,出去工作也还是一种“狩猎” 。我觉得挺有意思 。
刘宇婷:莫利斯把都市生活和部落生活做对比,他觉得一万年下来,人类的城市越建越大,但是所有的生活习性还是跟小部落时期非常像 。比如,部落时代的一个部落大概就是几百人规模 。现代社会有这么发达的技术和网络,但是真正保持亲密关系的,依然就是那么几百人 。
人类动物园
8.2
[英] 德斯蒙德·莫利斯 / 2021 / 上海译文出版社
【亲密行为读后感100字】何鑫:他在《人类动物园》和《亲密关系》里面比较多提到的就是亲密关系 。大家现在生活、交际的方式,肯定跟原来有很大的不同,一个人的微信里可能有上千个“好友”,但是你最熟悉的、相对来说频繁接触的,仍然符合书里面提出的几百人的这样一个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