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怎么写?( 六 )


2、因人、因材施教,及时辅导落后生,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 。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家校协作,共同培养学生 。
3、充分利用数学教材,挖掘教材的趣味性,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
4、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把难点分到各个层次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争取教出更好的成绩 。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怎么写?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教学工作,作为刚接一年级的教师,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 。由于低年级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 。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呆子,闹出大笑话 。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下面我就谈谈这一学期来的做法 。
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在实际的情景中能正确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个、十,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学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教材,初步学会估算 。在现时的情景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培养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20以内的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 。在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 。
二、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的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初步学会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 。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的数学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为此,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 。如:在教学“简单减法应用题”我先拿来5个苹果,把其中2个送给一个同学,再让学生根据我的'做法用两句话表达出它的意思,此时学生能说:有5个苹果,送给x x 同学2个,还剩3个 。在这道题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和物品自由的编一道应用题,学生很快就编出了很多,我抓住机会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在我们的数学里叫做应用题,从而初步了解了应用题的概念 。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介绍常见的电冰箱、粉笔盒、墨水瓶等实物后问: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在此同时也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索长方体跟正方体的特征,一下子说出了很多,最后,我要求学生用硬纸分别做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 。这样,学生对抽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感性的具体认识容易记忆,懂得运用,为学习它们的表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