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战》读后感怎么写?

结束完春节热闹的走亲访友,一切都将步入正轨,包括我的阅读时间 。
很庆幸,遇上这样一群妈妈,总在不断地互相提醒要坚持学习,彼此成为了彼此的动力 。上班伊始,《孩子·挑战》读书会举行了简单而热烈的总结会,提醒我,该适当的总结一下 。因为仅通读一遍,故而体会还不一定足够深刻、通透 。
这是一本关于儿童心理学的育儿书籍,以众多浅显又实用的实例告诉我们身为父母者的努力方向 。
整本书触动我的话语有很多,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妈妈退后一步,和孩子保持一段距离,伸出手在孩子差一点能够到的地方 。这样,妈妈鼓励了孩子,也给予了孩子足够的空间 。这也适合孩子生活的其他内容,我们向后退一步,给孩子空间,给孩子鼓励,但不插手 。”这是一幅极生动的画面 。
我一直主张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大胆放手地让她去尝试,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予她都是宝贵的体验,也是她宝贵的自我认知的过程 。我们只需在她身后适当归整好就可以,虽然会疲累些,但这与她成长相比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因为,世上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别离 。我们身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日渐日近的别离:孩子们终将离开我们的怀抱与呵护去向TA的新天地,TA以何种姿态、以何种信念迈向TA的新世界,全在于我们的引导 。
一直以来,我自身的成长都是顺利而又温和的,周围亲友给予我的都是和善与阳光 。就算是到后来遭受了失去第一个宝宝的刻苦铭心的痛苦,在拼死走出那段阴霾之后,也依然不能磨灭我对这世界的热情与喜爱 。整个过程,父母以他们的方式给予了我最长情的鼓励与支持,没有讨论,没有深究,更没有责备,只是给予了我沉默、深长地陪伴,陪我走过重创、自责、平复继而能平静回望的整个过程 。(困难时,有次提出想去书店看书,进去后,以为母亲会在周围的闹市逛逛,但当我看了两个多小时,出来后,却发现她依然站在书店的檐下等我 。当看到她沉默望着街心的身影,让我幡然醒悟,就算是为了她的等待,我也一定要迈过去!)
父母给了我时间让我能思考,给了我空间让我能平复,给了我无异于最大支持的沉默的守护、鼓励、支持,这就是战胜困难的勇气的来源 。
切身的体验,让我悟明白:勇气,需要最长情的鼓励 。
孩子在体验过程中,我们总喜欢以大人的角度去衡量、审视、判断,穿反鞋子、打翻东西、弄脏衣服,我们习惯斥责、批评甚至责打,殊不知,渐渐地,我们也打碎了孩子想通过发展自我能力而为自己定位的意图 。我们给予他们的讯息是他们太弱小,不断地匡限,让孩子受挫、气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