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怎么过,你们家乡过小寒的习俗是什么?

1、你们家乡过小寒的习俗是什么?你好,我的家乡是甘肃,我们当地小孩节气主要吃的是羊肉、土暖锅、米面馍馍 。米面馍馍和土暖锅是甘肃庆阳市小寒时节常吃的食物,米面馍馍制作的主要食材为新鲜米面,成品后外表金黄酥软,香味浓郁 。土暖锅制作的主要食材为白萝卜片,辅料包括木耳、黄花菜、豆芽菜、粉条、蘑菇、豆腐等 。羊肉是常见的食材 , 可以用于制作清炖羊肉、红烧羊肉等美食 。
俗话讲“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迈入小寒,天气是越来越冷,吃的东西就越有讲究 。
1、滋补汤
小寒天气,很多地区温度基本会降到最低 , 抵御严寒食补很重要,要多选择温热的食物 , 及时给身体补充热量和营养 。用各种食材炖上一碗热乎乎的滋补汤就非常好,比如羊肉和鸡肉 。
2、黄芽菜 。
吃黄芽菜是在小寒时的一个习俗,黄芽菜其实就是指白菜的芽,冬至过后,将收割后的白菜割去茎叶,留下菜心用粪肥覆盖,过半个月取出来吃,口感鲜脆爽嫩 。
3、吃羊肉 。
在民间小寒节气就要开始滋补身体 , 羊肉则是进补的最佳选择 , 尤其是一些手脚冰凉的人更要多吃一些羊肉,因为羊肉有补中益气,温补脾胃的效果 。
4、喝鸡汤 。
【小寒怎么过,你们家乡过小寒的习俗是什么?】有“逢九一只鸡”的进补习俗,小寒这天要吃鸡 。鸡肉营养价值丰富,而且脂肪含量要比猪肉羊肉低,摄入体内后极易被吸收 。小寒节气正是天气最冷的时候,喝点热乎乎的鸡汤不但可以抵御寒冷 , 而且还不会滋生内火,实属滋补佳品 。

小寒怎么过,你们家乡过小寒的习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2、小寒应该怎样过?鸡汤
小寒节气在三九时节,民间有“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的说法 。中医认为,鸡肉性温,含有大量维生素和优质蛋白 , 脂肪含量低 , 而且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鸡肉的营养价值高于红肉,医学研究证实,吃鸡肉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 。冬季吃鸡肉不仅能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有效抵御寒冷,又不会滋生内火,是冬季滋补佳品 。鸡肉的做法很多 , 但炖煮吃肉喝汤是最滋补的吃法 。
糯米饭
广东人在小寒这天要吃糯米饭 。这主要是小寒正处隆冬,要食用一些温热性食物以抵御严寒,而糯米性温,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的功效,对脾胃虚寒有较好的补益效果,冬季适量食用糯米可以起到御寒保暖效果 。
糯米饭各地的做法也不一样,有咸有甜,广东人做糯米饭必定少不了腊肠、腊肉,这两样东西是整锅糯米饭的灵魂 。具体做法:
1、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小时,如果赶时间就用热水浸泡;
2、腊肠、腊肉洗净切成丁 , 冬菇泡发后切粒,胡萝卜切丁,香菜切段;
3、虾米洗净泡一下;
4、干花生米炒熟;
5、适量大米洗净与浸泡的糯米混和在一起,加入炒熟的花生米、腊肠、腊肉、冬菇、胡萝卜、虾米,加适量水,放入电饭煲或电压力锅煮熟 。
6、放气后揭开盖子 , 加入香菜段,用饭勺把所有食材搅拌均匀,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就做好了 。
菜饭
到了小寒,南京人通常要吃菜饭,但内容并不相同 。古时贫寒人家是用油盐和青菜煮米饭,而条件好的则用香肠、咸肉、板鸭丁和糯米,再剁一点生姜碎一起煮 。菜饭中糯米温中补气、健脾暖胃,生姜则有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二者一起食用可以增强机体御寒抗邪的能力 。
小寒怎么过,你们家乡过小寒的习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3、如何过好小寒?一、‘三件宝’
1.粥
小寒节气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就是腊八粥,腊八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喝腊八粥,用八种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2.羊肉
冬至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北返,白天加长,小寒节气阳气依然很脆弱,需要护住阳气 , 到了小寒可以用一些阳性的肉类来增加阳气,如羊肉、鸡肉等,小寒喝羊肉汤,不仅暖胃驱寒 , 还可以护住阳气
三、牛肉
从小寒开始进入了辛丑月,也就是辛丑年 。在十二地支中,丑对应牛,丑年各星体的位置所形成的磁场最适合牛生长 , 也就是牛最适应牛年磁场的力量,吃牛肉也一样会适应这种磁场
二、小寒三吃
1.羊肉
小寒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最冷的日子开始了,从小寒开始,就需要注意温补,羊肉是肉类食物之一,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羊肉有补中益气,温补脾肾的作用,冬季吃羊肉,可以改善手脚冰凉 , 脾胃虚寒等情况
2.五红
五红是红豆、花生、红枣、枸杞、红糖,这五种食物都是红色,所以称为五红 , 这五种食材除了红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热量高 , 并且有温补的作用,因此小寒吃这五种食材熬制的粥,既暖心也暖胃
3.糯米
很多地方都有小寒吃糯米饭驱寒的习俗,糯米的热量比大米的高,在烹饪时加一些温补食物,如花生、香菇、腊肉、香肠等,全身暖乎乎的,特别适合寒冷的小寒食用
三、小寒三不做
1.不熬夜
小寒后熬夜对身体健康危害大 , 会损坏身体的阳气,引起疾病的发生,在小寒后应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2.不长时间待在室内
小寒过后一天比一天冷,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出门 , 长时间在室内,也不通风,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尽管小寒过后天气越来越冷 , 也要经常到室外活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3.不吃油腻辛辣食物
小寒节气虽然食补,但也不是越补越好,也要注意吃得食物不要太过辛辣和油腻,多吃一些水果蔬菜,有助于身体健康
小寒怎么过,你们家乡过小寒的习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4、南京人怎样过小寒节气?我们是外地来南京定居的 , 南京人有逢“九”吃一只鸡、每天一个鸡蛋的进补习惯,所以小寒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鸡汤和鸡蛋 。据说,鸡骨鸡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营养成分大多会溶入汤中,极易于人体吸收,是冬季补气补血的进补佳品,钙质也多 。
母鸡炖汤,搭配点养生材料会更好 。家里有什么就放点什么,红枣、莲子、枸杞、桂圆等等的,也可搭配香菇、山药、虫草花,或者干贝、海米都行,味道都鲜美平和 。小火慢慢煲煮2-3个小时,然后将上面的油脂撇去,鸡去骨拆肉,直接吃喝,做火锅汤底,或者早晨用鸡汤煮面都不错的
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 。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老南京讲究吃菜饭,其来源估计与天冷进补有关系 。所谓菜饭就是青菜和米饭一起翻炒,加入咸肉、香肠、火腿、板鸭丁 。其中矮脚黄、板鸭都是南京的着名特产,极具南京特色 。这些在今日看似平常之物,过去则是家庭条件较富裕的人们才能享用的 , 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人家是舍不得加肉的 , 会往菜饭里埋一勺猪油,那时候平时饭菜没有多少油水,因此“猪油拌饭”吃起来格外香 。
小寒怎么过,你们家乡过小寒的习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5、小寒时节,如何健康过冬?天气如此寒冷,想要身体健康,一定要注意保暖防寒,增强自身的抵抗力,避免感冒咳嗽 。小寒又冷又干,在饮食上要多吃些温中驱寒、滋阴润肺的食物,对身体更好 。
建议大家,别吃稀饭和面条了,多吃“小寒3宝”,好吃营养又健康 。
第一宝――羊肉
羊肉性温,有御风寒、补体虚的作用,赶走身体的寒冷 。羊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可以给身体提供充足的热量 , 就不怕冷了 。尤其是手脚冰凉、体虚的人 , 吃羊肉有很好的治疗和补益作用 , 而且最适合在冬季食用了 。
推荐菜谱:【红焖羊肉】
准备带皮羊肉2斤,啤酒2瓶,胡萝卜1根、蒜苗3根、香叶、八角、桂皮、草果、葱姜、食盐、生抽、老抽、料酒 。
1、带皮羊肉切成大块,用清水浸泡2小时,泡出血水 。加一锅清水 , 放入羊肉 , 加葱段、姜片、料酒,大火煮5分钟,捞出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
2、胡萝卜去皮洗净,切成大块 , 蒜苗剥洗干净后切段 。起锅烧油,倒入焯过水的羊肉,小火煸炒至金黄,加葱姜、八角、桂皮、香叶、草果,炒出香味 。
3、加适量生抽、老抽、料酒,翻炒上色后放入胡萝卜块翻炒2分钟 , 倒入2瓶啤酒,没过食材后盖上盖子炖40分钟 。
4、羊肉软烂后,加入适量食盐,转大火收汁,放入青蒜苗翻炒至断生,汤汁浓郁后即可出锅,撒上葱花、香菜末即可 。
第二宝――银耳
冬季寒冷干燥 , 人体的水分挥发很快,身体会缺水 , 导致津液亏损,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不适 , 要及时补水,还要多吃些滋阴生津的食物 。银耳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养阴生津,护肝解毒、美容养颜、清肺补血,适合冬季食用 。
推荐菜谱:【百合莲子银耳羹】
准备银耳1朵、百合1把、莲子1把、红枣1把、冰糖适量 。
1、银耳用清水浸泡4个小时 , 泡软后洗干净,撕成小朵,黄根去掉不要 。莲子、百合洗干净,用清水浸泡1小时,捞出洗干净 。红枣片洗干净,沥干水分 。
2、砂锅里加入适量清水 , 放入银耳,大火煮开后小火煮30分钟,汤汁黏稠后放入莲子、百合 , 继续煮20分钟 , 最后放入红枣片、冰糖,继续煮10分钟即可 。
第三宝――山药
天气寒冷,人体的脾胃一般都比较虚弱,会出现胃口不好,消化不良的情况,要多吃些健脾胃的食物,比如山药 。山药的营养丰富,有健脾胃、恢复体力的作用,它的黏液蛋白可以润肺止咳,增强免疫力 。
推荐菜谱:【山药炖鸡汤】
准备草鸡半只、铁棍山药2根、葱姜适量、枸杞1勺、食盐、料酒、食用油 。
1、草鸡剁成小块,用清水浸泡1小时,泡出血水后洗干净 。起锅烧油 , 倒入鸡块,小火煸炒出油 , 鸡皮焦黄后加葱姜炒香,淋入料酒翻炒去腥 。
2、倒入适量开水 , 装入砂锅中小火炖40分钟 。山药去皮洗净,切成长段,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食盐,继续炖20分钟 。加入枸杞,继续炖10分钟,即可出锅 。
小寒时节比较干燥 , 容易上火,所以不要吃热性的姜,会加重上火,让身体更加干燥,引起不适,影响身体健康 , 所以有“小寒忌姜,一年安康”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