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种类,粽子都有哪些种类,中国各地端午风俗有何不同?

1、粽子都有哪些种类,中国各地端午风俗有何不同?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 , 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 , “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 。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 , 赛龙舟,挂菖蒲、艾叶 , 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 , 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 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 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 , 大致有以下诸说 。
一,纪念屈原说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 。又传 , 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二,迎涛神说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 , 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
三,龙的节日说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 , 都与龙相关 。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 , 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
四,恶日说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 , 五日是恶日 。《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 。《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 , 在五月五日出生 。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 。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 。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 。可见从先秦以后 , 此日均为不吉之日 。这样 , 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
五,夏至说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 , 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 。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 , 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 , 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
端午节食俗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 。《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 。以恶鸟,故食之” 。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 , 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 。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 , 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 。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 。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 , 随即销声匿迹 。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 , 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
从《风土记》中记载的作法看来 , 当时的粽子是以黍为主要原料 , 除了粟子以外,不添加其余馅料 。但在讲究饮食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之下 , 今天我所能看到的粽子 , 不论是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 。
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 。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 。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 。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乾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没有竹叶的清香 。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 。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 。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 , 有甜有咸 。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 。料的内容 , 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 。
北平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蘸糖吃 。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 。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 。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 。蒸熟之,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著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 。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 , 分为咸甜种 。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 。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馅 。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 。上面加一块猪板油 。蒸熟,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 , “五芳斋”出品的粽子尤其著名 。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 , 各具特色 。
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 。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 , 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 。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 。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
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 。配料也分甜咸两种 。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
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 。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 。兼具粘、软、滑的特色 。冰透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 。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乾等 。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 。豆粽则盛行於泉州一带 , 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 , 配上糯米裹成 。蒸熟,豆香扑鼻 , 也有人沾上白糖来吃 。
漫话端午粽
端午吃粽子 , 现在人们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但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 。实际上 , 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 。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
端午食粽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
粽子话沿革
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
东汉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 , 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 , 煮熟就成广东碱水粽 。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 , 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
南北朝:出现杂粽 。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 , 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 , 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
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见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 。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 , 突破菰叶的季节局限 。
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
清代:出现“火腿粽子” 。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灿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 , 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
大江南北品名粽
广东粽子:广东粽子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
闽南粽子: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 。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 。
宁波粽子:浙江宁波粽子为四角形 , 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 。其代表品种碱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 , 用老黄箬叶裹扎 。煮熟后糯米变成浅黄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
嘉兴粽子: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 。如鲜肉粽 , 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不腻 。
北京粽子: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其个头较小 , 为斜四角形 。北郊农村,习惯吃大黄米粽,粘韧而清香,多以红枣、豆沙为馅 。
其他较为著名的粽子还有四川、两湖的辣粽、贵州的酸菜粽、苏北的咸蛋粽 。
【粽子种类,粽子都有哪些种类,中国各地端午风俗有何不同?】上海地区粽子种类多
以杏花楼、新雅为代表的广式粽子吃口松软而味道浓烈 , 外形为底平,呈正方形、五角形 , 一角向上,其余伸向四方 。广式粽子品种很多,有栗子、鲜肉、蛋黄、香菇;裹枕粽有烤鸭、香菇、栗子、鲜肉、蛋黄、米仁,其他还有碱水粽、豆沙粽、鲜肉粽、鲜肉蛋黄粽、赤豆粽等 。
以老半斋、扬州饭店为代表的淮扬特色粽子为"八味八式",正宗"小脚"白米粽、四角形红枣赤豆粽、秤砣形蛋黄栗子粽、元宝形火腿肉粽、三角形豆板咸肉粽、枕式鲜肉粽、长枕风鸡粽、菱形豆沙粽,特色鲜明 。
功德林供应的香菇粽、豆板粽、豆沙粽、赤豆红枣粽、松仁白米粽和罗汉粽,均以素食为特色 。
清真洪长兴的粽子很具穆斯林风范,粽壳略青,棱角分明,外观清秀,品味纯正,特别是"牛肉粽",是其他帮别所没有的 。
以沈大成、上海嘉兴粽子店、五芳斋等传统特色店所供应的粽子则是"五花八门",豆沙、鲜肉、白米、红枣赤豆、鲜肉蛋黄等 。沈大成首创咖喱鸡粽,缤纷多彩 。各类粽子从品种到外形,从口味到色泽都各不相同,大的广式裹枕粽450克一只 , 而迷你粽每只仅25克 。
外国的粽子
日本:称粽子为茅卷,在阴历五月五日吃,是用箬叶或菰叶包米粉,成长圆柱形 。
越南:阴历端午节吃粽子 。咸粽用糯米加虾米、瘦猪肉、红豆,再加半只咸蛋包成;碱粽,是用糯米粉加椰丝、虾米、绿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粽,用糯米、肋条肉、虾米、绿豆和五香调料包成,煮熟剥壳切片而食 。
泰国:泼水节和雨季吃粽子 , 以甜粽为主 。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头、地瓜,用芭蕉叶包成蒸熟后再吃 。
墨西哥:有“粽子节”以欢庆玉米丰收,在节日中,家家户户用芭蕉叶包玉米和牛肉、鸡肉、胡萝卜、土豆、辣椒等煮熟后食用 。
此外 , 哥斯达利加、洪都拉斯、秘鲁等国家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
端午别称知多少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
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
重午节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
天中节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太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 。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
解棕节 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 , 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 , 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 。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 。出嫁女亦各归宁 。因呼为女儿节 。” 沈榜宛《杂记》载:“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饰小闺女,尽态极妍 。已出嫁之女,亦归宁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
菖蒲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邢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
————————————————————————————————————–
http://linda.cnpkm.com/ArticleDetail.aspx?DetailID=221708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 , 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 , 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 , 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 , 以后可用艾叶包?。?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 。”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 , 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子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 , 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五彩缤纷 。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儿媳的礼物等 。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 得儿子的说法 。
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裹就连筒米宿春 , 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 , 品种各异,而且各地的风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咸两种 。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 。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 。另外还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 , 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 。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 , 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
由于饮食文化的传播,早在古代时,我国制作粽子的技术就传到了国外,因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有吃粽子的习俗 。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吃粽子的,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欢庆圣诞节,一边吃粽子,甚至连一些已经出嫁的女儿 , 在这天也要赶回娘家 , 再来尝尝母亲亲手制作的粽子 。
缅甸人也爱吃粽子 。在端午节 , 他们用糯米作主料,用熟香蕉和椰蓉作馅,这种粽子香气诱人,软软的,甜甜的 , 别有风味 。
日本的端午节是在阳历的五月五日,他们包粽子的主料是米粉 , 其形状酷似钟形 。
马来西亚人包的粽子,形状很像我国广东的粽子,其特点是个头较大 , 除鲜肉粽、火腿粽外 , 还有豆沙粽和椰蓉粽,食之非常可口 。
菲律宾的粽子是长条形的,风味与我国浙东的粽子相同 。粽子还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品 。
————————————————————————————————————–
http://www.china.org.cn/ch-jieri/duanwu/1.htm
9回答者:匿名 2006-5-31 12:32
我来评论>> 相关内容
•苏州高邮在端午节有那些风俗112006-9-27
•端午节有哪些风俗32009-11-8
•河南濮阳的端午节有什么风俗习惯172009-10-23
•端午节各地的风俗(只要风俗名)22009-6-25
•端午节各民族风俗342009-6-13
更多关于子都有哪些种类,中国各地端午风俗有何不同?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中国 端午节 端午节 风俗
等待您来回答
珠海端午节的风俗
哪些地方有端午节回娘家的风俗
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合肥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端午节男方要走丈母娘家吗
中考政治:端午节话题的 如屈原 。。
粽子都有哪些种类,中国各地端午风俗有何不同?
端午节放假期间,怎么玩遍长沙
其他回答共 1 条
全国各地的端午节习俗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 。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 。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 , 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 。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 。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 , 称为“踏柳” 。
〔山东省〕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 。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 , 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 。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 。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
〔山西省〕
解州端午 , 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 。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 , 并在田间挂纸 。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 。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 。潞安府以麦面蒸团 , 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
〔陕西省〕
兴安州端午 , 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 。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 。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
〔甘肃省〕
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 。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 。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 , 称为“享节” 。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 。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
〔江苏省〕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 。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 。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 , 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 。武进有夜龙舟之戏 , 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 。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 。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 。敲锣打鼓,街游行 。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 。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下,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 。光绪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 。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
〔淅江省〕
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 。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
〔江西省〕
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
〔湖北省〕
黄岗县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 。宜昌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 。五月十五又称“大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
〔湖南省〕
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 。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 。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
〔福建省〕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 。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 。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 。仙游县端午竞渡后 , 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 。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 。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 , 系于钗上 。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
〔广东省〕
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 。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 。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 。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 , 称为“放殃” 。
 ?。ㄌㄍ迨 。?
台湾地处亚热带,早期来自大陆的移民多无法适应这里的气候,死于瘴疠时疫者,时有所闻 。因此 , 端午这个以驱疾避疫为基本精神的节日,便显得格外重要 。
前清时期的端午习俗,可以王瑛曾的《重修凤山县志》(十七六四年)卷三附录中的记述为代表:五月五日清晨,燃稻梗一束,向室隅熏之 , 用楮钱送于路旁,名日送蚊 。门楣悬蒲艾兼插禾稗,谓可避蚊蚋;榕一枝,谓老而弥健 。彼此以西瓜、角黍相馈遗 。好事者于海口浅处,用钱或布为标,三皮渔般争相夺?。ふ呙嗪炔桑湃斩妨?。午为小儿女结五采缕,男系左腕,女系右腕,名日神炼 。
民间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插艾、榕能使身体强健 。俗话说“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 。私塾里的学生,照例要在端什节送红包给先生作谢礼,先生则以一把扇子作为回礼 。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 , 璀灿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 , 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
大江南北品名粽
广东粽子:广东粽子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
闽南粽子: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 。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 , 油润而不腻 。
宁波粽子:浙江宁波粽子为四角形,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 。其代表品种碱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用老黄箬叶裹扎 。煮熟后糯米变成浅黄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
嘉兴粽子: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 。如鲜肉粽,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不腻 。
北京粽子: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其个头较小 , 为斜四角形 。北郊农村,习惯吃大黄米粽,粘韧而清香,多以红枣、豆沙为馅 。
其他较为著名的粽子还有四川、两湖的辣粽、贵州的酸菜粽、苏北的咸蛋粽 。
上海地区粽子种类多
以杏花楼、新雅为代表的广式粽子吃口松软而味道浓烈 , 外形为底平,呈正方形、五角形 , 一角向上,其余伸向四方 。广式粽子品种很多 , 有栗子、鲜肉、蛋黄、香菇;裹枕粽有烤鸭、香菇、栗子、鲜肉、蛋黄、米仁,其他还有碱水粽、豆沙粽、鲜肉粽、鲜肉蛋黄粽、赤豆粽等 。
以老半斋、扬州饭店为代表的淮扬特色粽子为"八味八式" , 正宗"小脚"白米粽、四角形红枣赤豆粽、秤砣形蛋黄栗子粽、元宝形火腿肉粽、三角形豆板咸肉粽、枕式鲜肉粽、长枕风鸡粽、菱形豆沙粽 , 特色鲜明 。
功德林供应的香菇粽、豆板粽、豆沙粽、赤豆红枣粽、松仁白米粽和罗汉粽,均以素食为特色 。
清真洪长兴的粽子很具穆斯林风范,粽壳略青,棱角分明,外观清秀,品味纯正,特别是"牛肉粽",是其他帮别所没有的 。
以沈大成、上海嘉兴粽子店、五芳斋等传统特色店所供应的粽子则是"五花八门",豆沙、鲜肉、白米、红枣赤豆、鲜肉蛋黄等 。沈大成首创咖喱鸡粽,缤纷多彩 。各类粽子从品种到外形,从口味到色泽都各不相同,大的广式裹枕粽450克一只,而迷你粽每只仅25克 。
外国的粽子
日本:称粽子为茅卷,在阴历五月五日吃,是用箬叶或菰叶包米粉,成长圆柱形 。
越南:阴历端午节吃粽子 。咸粽用糯米加虾米、瘦猪肉、红豆,再加半只咸蛋包成;碱粽,是用糯米粉加椰丝、虾米、绿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粽,用糯米、肋条肉、虾米、绿豆和五香调料包成,煮熟剥壳切片而食 。
泰国:泼水节和雨季吃粽子 , 以甜粽为主 。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头、地瓜,用芭蕉叶包成蒸熟后再吃 。
墨西哥:有“粽子节”以欢庆玉米丰收,在节日中,家家户户用芭蕉叶包玉米和牛肉、鸡肉、胡萝卜、土豆、辣椒等煮熟后食用 。
QQ852290600

粽子种类,粽子都有哪些种类,中国各地端午风俗有何不同?

文章插图
2、粽子的种类 粽子有哪些馅儿 导读:我们生活中,常见粽子 , 它可作为我们的早中晚餐,也可以是节日里的食俗之一,让粽子出名的节日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和吃粽子 。那么,粽子的种类你知道多少呢?粽子有哪些馅儿呢?不知道的话 , 就来瞧瞧我的介绍吧 。
粽子的种类
1、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 。碱粽是在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兼具黏、软、滑的特色,冰透后加上或糖浆尤为可口 。肉粽的材料有卤肉、蛋黄、虾米、笋干等 , 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 。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 , 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后,豆香扑鼻,也有人蘸来吃 。
2、北京的粽子大约可分为3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 , 蒸熟以后蘸糖吃 。另一种是小枣粽 , 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 。第三种是粽,比较少见 。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替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 。蒸熟之后,只见黄澄澄的黏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曰“黄金裹玛瑙” 。
3、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两种 。咸的以新鲜浸泡上等,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为馅 。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 , 上面加一块猪板油 。蒸熟后,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 。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粽、豆沙粽、粽等,各具特色 。
4、瑶族做粽子用糯米配条,包“枕头粽”,形似枕头,每个约250克 。也有在糯米中加、花生等制成素馅凉粽子 。
5、畲族粽子 , 民间称牯角 。用箬叶将糯米包成四角 。再用龙草捆扎 , 十个一串 , 有的人家还要在包粽子时加菜、肉、红枣等做馅 。煮粽常用灰碱水,粽子煮好后,色黄气香,可存放半月 。
6、傣族过端午也吃粽子 , 还要过“粽子节” 。据说“粽子节”是为了纪念一对因婚姻遭父母反对而殉情的青年男女 。在这一天,凡未婚的傣家小伙子都要拿粽子包,与姑娘们相会在大龙潭的芒果树下,男女围成圈,姑娘唱起情歌,小伙子吹叶子伴奏 。然后小伙子把粽包送给中意的姑娘 。
7、毛南族也过,但节日的意义与汉族不同,民间称为“药节” 。过药节时,习惯采艾叶、菖蒲、黄姜等草药熬水饮汁,或用这些草药作馅包粽食用 。民间认为端午吃这种包馅粽粑可以解毒去病 。
粽子的南北之分
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 。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后没有竹叶的清香 。
而北方人呢,就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 。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 。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 , 有达一两公斤的巨型兜粽 , 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
就口味而言,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 , 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 。
粽子有哪些馅儿
1、生猪肉味棕子
原材料:檽米2.5Kg,鲜生猪肉1.5Kg(胖瘦参半) , 酒25克,生抽150克,食用盐70克,鸡精少量,粽子叶适当 。
作法:先将檽米淘净,放糖、盐、生抽翻拌 。再将生猪肉切割成正方形一小块 , 与剩余的调料翻拌 。随后将粽子叶叠成布氏漏斗形 , 装进40克檽米,放入肥、猪瘦肉各一块,再盖上约30克檽米拨平,包好 。最终将包裹的棕子放进水里烧开1时后 , 再用文火煮1钟头上下,蒸制全过程时要持续续水维持原来水位线,煮开起锅就可以 。
2、鸡蛋黄味棕子
原材料:檽米、新鲜五花肉、鸭蛋黄、粽子叶调味品:香油、生抽酱油、酱油、美极鸡精粉、美极鲜味汁、生姜沫、五香粉 。
作法:提前准备做鸡蛋黄粽子的材料,五花肉按自身喜爱的口感烹制好,粽叶泡好 。粽叶泡好后,刚开始包,制成漏斗状 。将檽米和包馅放进,两侧放米,正中间放鸡蛋黄和五花肉 。
3、红豆味棕子
红豆味棕子是用红豆和檽米为原材料做成的,取泡好清洗的粽子叶三四片摆齐,叠成锥形的筒 , 放进搅拌的檽米和红豆,包成棕子样子,用绳扎牢 。香糯肉味棕子,原材料主要是五花肉檽米 。
4、五豆棕子
五豆粽是一种既考虑大家的胃口,又确保了健康营养的传统式棕子 。五豆粽以绿豆、红豆、花生仁、眉豆和檽米等豆类食品、杂粮为原材料,又以茯苓功效清爽、兼具看病作用的粽子叶包囊,不但美味可口,还特别适合夏季作饮食疗法用,老少咸宜 。
5、甜茶味棕子
甜茶味棕子,采用的原材料有檽米 , 甜茶,小枣等粽馅 。作法是将甜茶入炒锅难熬取汁 。将檽米清洗干净 , 沥水 , 泡入甜茶汁预留 。此棕子其形、香、味、美应有尽有,颜色金黄色光亮、通道润化鲜嫩、绵软浓稠、余味无穷、回味无穷香甜、营养丰富 。
粽子种类,粽子都有哪些种类,中国各地端午风俗有何不同?

文章插图
3、粽子粽子的名称有哪些?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五 , 方伯协极 。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注云: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 。四仲为方伯 。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 。春孚雏,到夏至月,皆任啖也 。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 , 二节日所尚啖也 。……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 , 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制作,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
粽子的名称有:甜粽、咸粽、肉粽、白粽、八宝粽等 。
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
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 。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 。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 , 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
粽子种类,粽子都有哪些种类,中国各地端午风俗有何不同?

文章插图
4、粽(粽子)?粽子又称“角黍”、“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 。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 。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亦传播甚远 。日本、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粽子传说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 , 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2012年粽子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
中文名:粽子
外文名:rice dumpling
主要原料:粽叶,糯米,红枣,瘦肉 , 豆沙,蛋黄,红豆,腊肉,香肠,玉米粒
防腐剂:否
口味:甜、咸等
端午节日:阴历五月初五
相关人物:屈原
分类: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食品
粽子种类,粽子都有哪些种类,中国各地端午风俗有何不同?

文章插图
5、中国到底有多少种粽子?粽子流派 北方的粽子 , 多是简单白米,或者杂以赤豆、枣子,蘸白糖食用 。江南的粽子名声最盛,做法也复杂 , 尤其是馅,变化多端 。和北方粽子的一个重大差异是 , 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预先用酱油浸渍,与肉馅相蒸 , 香味扑鼻 。国内的粽子 , 以江南嘉兴出产的最为有名 。嘉兴粽子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誉 。食书记载嘉兴粽子的种类和做法: “竹叶粽”:“取竹叶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 “艾香粽”:“糯米淘净,夹枣、栗、绿豆,以艾叶浸米裹,入锅煮 。”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软 , 拌洋糖 , 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 “莲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火腿粽”:“入火腿块包粽,火腿要金华者,精肥适均 。又,肉丁包粽亦可 。” 嘉兴粽子中 , 又以五芳斋最为著名 。嘉兴五芳斋的鲜肉粽四季供应,用筷子分夹四块,块块见肉 , 芬芳和润,酥烂嫩鲜,肥糯不腻 。湖州诸老大粽子以洗沙甜粽见长,以豆沙、猪板油丁为馅并不稀罕 , 难得的是豆沙是洗沙――红小豆煮烂去壳 , 再加糖、熟猪油、玫瑰原汁炒至乌黑晶亮有劲,这种豆沙吃口香、润、细、滑 。在江南一带,端午节颇见隆重,这种带有浓烈民俗气息的节日,也是形形色色的粽类食品上市畅销之时 。犹记笔者幼时 , 逢此节日,祖母会在我的颈脖上挂一串极可把玩的微型粽子 , 那碧绿的粽叶和隐隐透出的清香 , 却是小伙伴们相聚时的快乐话题 。渐长,才知粽子好吃不为无因 , 原来 , 江南一带的粽子分广式和苏式两种 , 竟如月饼的分类一样 。广式,乃椰蓉粽、莲蓉粽、烧鸭粽、猪油豆沙粽、叉烧蛋黄粽等 。苏式 , 则有白米粽、赤豆粽、鲜肉粽、火腿粽等 。后来,我去过以出产粽子闻名的嘉兴,才知此地的肉粽子果然不凡,其香糯和鲜美,至今尚无可与之相比的粽类 。二十多年前游广东的韶关,见到所产的巨粽,可谓眼饱 。那呈方形的大粽子,只要吃一只,包你捧肚叫饱,不过论滋味 , 仍属平常 。老一辈说,包粽的粽箬很有讲究 , 那是一种专门栽种的青芦叶或特见宽长的竹箬,以之裹粽而煮,便可令之清香和不易变馊 。作为传统食品 , 今日各地所产之粽可以四季供应不绝,即如上述的嘉兴肉粽,今日凡游嘉兴的中外游人,均知尝新而另买几串携归 。在本港,一些专售江南食品的店家,也是一年四季均有供应自制的咸肉火腿粽或鲜肉粽,不过 , 论滋味,自然无法与嘉兴当地所产者一较也 。比较有名的粽子有: 1 五芳斋粽子 (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 2 稻香村粽子 (始建于1895年(清光绪21年),中华老字号企业) 3 好利来粽子 (知名品牌,大型糕点连锁企业)4 三全粽子 (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 5 思念粽子 (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 6 利口福粽子 (著名品牌,广州酒家企业集团旗下企业) 7 老边粽子 (始建于1829年,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 8 米旗粽子 (1994年西安,著名品牌)9 津乐园粽子 (1996年天津,知名品牌) 10 功德林粽子 (创始于1922年上海,中华老字号企业)【 粽子百态 】 国内: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 。其中比较著名的粽子有: 北京粽子 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 。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 。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广东粽子 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粽子与北京粽子相反,个头较?。?外形别致 , 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 。品种较多,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风味更佳 。四川粽子 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制作讲究,工艺复杂 , 其口味当然独特,故成为四川千古流传的名点小吃之一 。其制法是先把糯米、红豆浸泡5至6小时,将水倒出,放入椒粉、川盐、味精和少许腊肉 , 用粽子叶包成约60克一个的四角粽 。煮熟后食之 , 香辣适口 , 风味独特 。苏州粽子 苏州粽子是呈长而细的四角形,有鲜肉、枣泥、豆沙、猪油夹沙等品种,具有配料讲究、制作精细等特色 。如猪油夹沙粽子,选用上等红小豆,煮熟后去皮滤沙 , 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适量的油脂制成馅,裹扎时馅里还夹有一块肥肉,煮熟后晶亮甜美 , 油润清香 。嘉兴粽子 浙江嘉兴粽子历史悠久闻名华夏,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鸡肉粽等品种 。嘉兴粽子当推“五芳斋”为最,素有“江南粽子大王”之称 。它的粽子从选料、制作到烹煮都有独到之处 。米要上等白糯米,肉从猪后腿精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鲜美,肥而不腻 。许多海内外朋友皆因品尝过嘉兴粽子后,方知浙江嘉兴的地名 。海南粽子 海南粽子与北方的粽子不同 , 它由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翅等 , 热粽剥开,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浓香 。香浓淡兼有 , 味荤素俱备,令食者胃口大开 。山东粽子 在诸多品种的粽子里,辈份最大,资格最老的 , 当首推山东黄米粽子 。选用黄黏米包裹的粽子黏糯,夹以红枣,制品风味独特 , 食用时,可根据食客习惯,佐以白糖,增加甜味 。四川粽子包榨菜 四川涪陵榨菜世界闻名,所以用榨菜包粽子也成为我国绝无仅有的一绝 。湖南粽子怕不辣 湘西的辣椒熏鱼粽,因当地多山高林密空气湿度大,人们爱用红椒加上烟熏鱼包粽子,吃完一个粽子会辣出一身汗 。内蒙古粽子奶香浓 内蒙古牧民过端午节时,用刚挤的鲜奶搅拌糯米包粽子 , 其粽子飘溢奶香,颇具特色 。青海粽子包羊肉 青海省的农牧民,喜用鲜羊肉包粽子,肥而不腻十分可口 。这种吃法,在我国西北部地区较流行 。新疆粽子用葡萄干 新疆人在过端午节时 , 用上好的葡萄干包粽子 , 那雪白莹亮的粽子犹如镶嵌了无数颗绿玉宝石一般,食之果香溢人 。汩罗粽子 湖南汩罗传说是粽子发源地,汩罗粽子历来以品种多、制作精巧而著称于世 。国际龙舟节期间共推出传统和新开发的粽子数十种 , 并采用外形精美的真空塑料包装和罐头包装,无菌卫生,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闽南粽子 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粽皆驰名海内外 。烧肉粽精工巧作 , 糯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三层块头,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 , 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作料,香甜嫩滑 , 油润不腻 。闽南话“热”与“烧”同含义,所谓“烧肉粽”,就是要趁热而食的粽子,热食则更有风味 。台湾粽子 带有浓厚的闽南风味,品种甚多,有白米粽、绿豆粽、叉烧粽、八宝粽、烧肉粽 。烧肉粽最为流行,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有猪肉、干贝、芋头、蛤干、鸭蛋等,成了终年可见的传统小吃 。新竹的“成家肉粽”、彰化的“肉粽”和台南的“再发号肉粽”都很有名气 。八宝粽也是代表品种,它选料多样 , 将猪腿肉、肥膘、栗子(或花生仁)、萝卜干、鱿鱼分别切成丁,锅烧热,先下洋葱末 , 再加上以上配料及酒、酱油、麻油炒匀,与糯米拌匀后,裹扎蒸熟,香味浓郁 。著名歌星邓丽君以一首台语“烧肉粽”的歌曲而大受欢迎,由此可见台湾粽子在台湾饮食文化的地位 。此外,著名的粽子还有贵州的“酸菜粽”、西安的“蜂蜜凉粽”、厦门的“烧肉粽”、苏北的“咸蛋粽”、上海的“咸味粽”、云南的“火腿粽”等各具特色 。国外: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但在世界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越南的粽子 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叶包裹的,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他们认为,圆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 , 大吉大利 。端午节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缅甸的粽子 缅甸人爱吃粽子 , 但不是和端午节联系在一起的 。粽子是用糯米作主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馅 。这种粽子香气扑鼻,令人陶醉 。柬埔寨的粽子 柬埔寨的粽子称为“布袋粽” , 它不用植物叶包裹,而是取一个布袋 , 将糯米、赤豆、红枣等一层隔一层地塞满布袋,然后扎紧口袋蒸熟 。食用时剥去布袋,用刀切着吃 。泰国的粽子 泰国人包裹的粽子个头小如鸡蛋,因为是用绿色粽叶包裹,所以蒸熟后呈淡绿色,味道十分清香 。日本的粽子 在日本,人们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其粽子的形状也与中国的不同,他们习惯于包锤形粽子 。朝鲜的粽子 朝鲜的粽子被称为“车轮饼” 。人们把鲜嫩的艾叶煮后捣碎加在米粉中 , 再做成车轮形状,吃时味道可口 。菲律宾的粽子 菲律宾人喜欢包长粽子,风味与中国浙江一带的粽子不同 。粽子还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品 。印度尼西亚的粽子 印度尼西亚人对粽子馅特别讲究 , 常用鲜肉末加香菇、葱做粽馅 。吃时香滑可口,多吃不腻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是用经过特别加工的带粘性的玉米粉为主要原料 , 配以鸡肉、牛肉、胡萝卜、土豆等,有的还浇上牛肉汁,然后用新鲜的芭蕉叶包成扁方形 。墨西哥的粽子 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习俗,他们把粽子称为“达玛尔” 。主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作馅 , 用玉米叶子或香蕉叶子包成,别有风味 。秘鲁的粽子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时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欢庆圣诞节,边吃粽子 , 甚至已出嫁的女儿也赶回娘家,再尝娘家粽子的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