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讲座心得体会范文有没有?( 二 )


二、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运动无论从内容到形式 , 和普通的身体锻炼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 。因此 , 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已不能满足他们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 。例如 , 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 。就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 , 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 , 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 , 既要带球前进 , 又要防止对方拦劫 , 需要学生善于快速分析 , 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任何一种运动项目 , 都要求运动者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 。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 , 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 , 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 。但是 , 在个体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 , 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 , 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 。也就是说 , 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 , 推动了个体心理的发展 。
同时 ,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 。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 , 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 , 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 , 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 。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 。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 , 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 , 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 , 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 , 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
三、体育运动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定向价值形成
1、认知行为设定
参加健身运动能够促进个体积极思考 , 以此来削弱那些消极想法 , 改变沮丧和焦虑的状态 。尽管不经常参加运动的人把开始运动和坚持运动视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 可一旦他们实现了目标就会加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 提高他们对自我能力的认可 。自我能力认可与努力和坚持密不可分 , 这两种因素帮助参加者继续健身锻炼 , 并取得收获 。
2、注意力分散的设定
参加健身运动时 , 运动量的增大和运动动作的发挥 , 可以分散人们对自己焦虑和沮丧的事情的注意 , 并且 , 把这种情绪在不断地运动中得到发泄 , 从而使人身心轻松 , 大大受益 。健身运动把人们从焦虑和抑郁的琐事中解放出来 。
3、身体所产生激素的设定
健身运动之所以使人的个体生理、心理受益 , 是与运动后人体内荷尔蒙激素的分泌量的增加有关 。人的荷尔蒙激素 , 是大脑在外力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化学物质 。大量的荷尔蒙分泌 , 可以改变人的情绪状态 , 加强愉悦感 , 增强健康活力 。这种健康感可以降低沮丧、焦虑和其他消极状态的程度 。一些研究认为 , 任何健身运动均具有以上三个方面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而高中学生 , 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考压力 , 各次考试带来的不良情绪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