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顶导游词如何写?

亲爱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神农架观光游览,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林或是林导 。这位是我们的司机陈师傅,他的车技相当娴熟,大家尽可放心地坐他的车 。咱们今天一起游览的是黄鹤楼 。一路上您若是有什么问题,请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为您解决 。最后希望大家在此能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 。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闻名中外的神农架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位于鄂渝两省市交界处,长江、汉水之间,神农架林区境内 。神农架群山形成于燕山运动时期,境内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号称“华中第一峰”,最低处石柱河谷海拔仅398米,平均海拔1700米,3000米以上高峰有六座,所以人们又称神农架为“华中屋脊” 。神农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在此活动,相传炎帝神农氏曾率众在此搭架采药,教人们耕种,所以这里被称做神农架 。
请各位游客朋友往车窗左边看(讲解时伴有手势,因面对游客,故出右手指自己身体右方),这就是被称作“华中屋脊的华中第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 。
我们现在来到了进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后的第一站——大龙潭 。这里是国家组织的两次神农架“野人”考察的宿营地,也是现在的野考工作站所在地和神农架金丝猴活动习性的重要观察点 。这里曾经住着一对野外考察的夫妇,他们在大龙潭一呆就是10多年 。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参观他们的野外考察成果展览 。我们现在到达的地方与刚刚到过的地方只有一字之差,叫小龙潭 。这里建有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野人”展馆和龙潭茶社 。让我们下车去游览一番吧!
看过了野人的资料,大家也许非常好奇,不要着急,我们先欣赏这里的美景 。现在我们就可以来到被誉为“神农架第一景”的风景垭入口处 。风景垭原名巴东垭,1981年地名普查时发现其与小神农架相邻的巴东垭子重名,于是就更名为“风景垭” 。另一种说法是:当年王光美同志来神农架,在这上面呆了两小时 。她说:“这里的风景这么美,为什么不叫风景垭呢?”后更名为“风景垭” 。风景垭海拔2785米,这里形成了石林丛生,如笋似柱的奇观 。大家也许会想 。这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是由于所处地层属神农架背斜的核心部位,又南连北东向的韭菜垭子断层 。燕山运动后,随着神农架地区的不断上升,南部断层的软弱部位不断发生深切作用,致使垭南坡下切成深达千米的峡谷,分布于垭南坡的神农架群下亚群的碳酸盐岩,最容易受到风化溶蚀,经过千万年来的风刀霜剑,雕塑出了今天的石林景观 。石林周围,竹海苍翠,杜鹃摇红,流云飞雾缠绕,所以有“石林云雨”之称 。风景垭奇特风光被誉为“神农第一景” 。因此人们常说:不到风景垭,枉到神农架 。这里的景色如此迷人,大家尽可以在这里凭栏而观,摄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