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短期支教的意义怎么写?

社会实践报告:短期支教的意义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社会实践报告:短期支教的意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近几年来,以在校大学生为志愿者、农村中小学生为受助对象的短期互动型公益项目发展很快 。这类项目自开展以来,“旁观者”的批评声和“行动者”的反省声都不绝于耳,但却始终顽强生存乃至蓬勃发展 。XX年8月,我跟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麦子支教队远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洛香镇皮林小学,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由此对短期支教的意义有了更深的思考 。
恐怕只有认真参与过支教的人才会有那般欣喜的感受,总在不经意间,被感动;在不经意间,长大了 。支教过程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心灵的旅程 。人生有多少时候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体味哭、笑、苦、累、怒的人生百味,可以在如此小的空间里经历陌生、好奇、信任、心疼、感动、欣喜、无奈、怀念的泛滥的感情 。对我来说,在漫漫的大学时光里,支教是一场当之无愧的说走就走的旅行,从憧憬着未知的旅程,惊叹于路上的风光到克服遇到的困难,和孩子们建立深厚的友谊再到感动于孩子们带给的惊喜,最后把这份回忆珍藏在脑海里,成为永不褪色的记忆 。可是,这场带给我无限思考的旅程的短期支教,却成为了一个引起热议的话题 。
雄关漫道真如铁――短期支教的弊端
首先是支教队员存在的弊端 。麦子支教队了解到,就支教大学生团队而言,在支教前期,团队准备往往不足半月;团队的支教地点变更快;支教的具体内容是临时决定的,大部分团队采用的是边教边备课形式;支教大学生团队主要以在校的本科生为主体,90%的支教大学生团队以大一、大二的学生为主,社会实践经验尚浅 。有的支教队员难以适应一个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站在三尺讲台难以开口、不知道教什么、控制不了课堂纪律等 。这些都是支教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 。
其次,麦子支教队查到短期支教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素质类课程”为主线 。相对于该校老师平时的上课,短期支教老师的课堂无疑是“新鲜又好玩”的 。虽然学生在一周到两周的时间里,开拓了眼界,增添了兴趣,但由于短期支教很难注重到学生真实的掌握情况,没有时间进行教学反复和测验,使得这些效果很难维持 。在正常开学后,这些类似有效的教学成果又可能会和本地老师习惯上的教学方法相抵触,产生一些“副作用”,影响成绩和教学效果的巩固 。在新浪网上有一篇文章,说一名利用假期从上海到山区短期支教的大学生,发现山里娃的英语发音不准,调查一番后,“小老师”很快找到了原因——乡村教师的发音有问题 。于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很认真地帮孩子们矫正发音 。岂料,就在支教队回上海那天,临别时中学校长私底下对支教队的另一名成员、同为“山里人”的董亚宁倒起了苦水:“教英语的老师现在麻烦大了,孩子们都不服他,都说他读音不准……可我们这里就这么一个英语教师呀!”正是这个问题的存在,很多学校的校长不是很欢迎这种短暂式的支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