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牯牛降著名导游词范文有没有?

中国南方并存着两种文化单元,吴越文化和荆楚文化,受两大文化的影响和冲撞,安徽南部和江西西北部分别形成了徽文化和赣文化 。在地处皖赣交界的牯牛降地区,则可以看到这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的奇特形象 。
如果把牯牛降看作是一个界点,那么它不仅是地质上的界点,同样还是文化风情上的一个界点 。山北安庆,是黄梅戏的故乡;山南徽州,则是徽剧的故里 。唯有目连戏是牯牛降大山南北共同拥有的戏曲 。与关汉卿、汤显祖齐名的明代大戏剧家郑之珍,以牯牛降周边环境和民俗风情为背景,创作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目连戏,与傩舞并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 。
戏曲事业的繁荣,推动舞台建筑的快速发展,古戏台群堪称古徽州一绝 。祁门有闪里坑口会源堂、新安株林馀庆堂古戏台等11座 。这些罕见的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不啻于一部完整的徽州舞台史 。位于皖赣边界的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馀庆堂古戏台,建于清同治八年,古戏台布局严谨,造型古朴,素雅端庄,雕饰精美,乃徽州建筑之瑰宝 。会源堂一点也不逊色,《大转折》、《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多部影片曾在这里拍摄,咿咿呀呀的唱腔,喧腾欢快的锣鼓,在每年的春节,还会让习惯了宁静的乡村,一如从前的热闹 。
牯牛临凡开神秀,秋浦泛舟觅诗魂 。牯牛降集山水美学、历史文化价值于一身,兼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学探险于一体 。牯牛降,这位沉睡了千万年的美人,已经撩开了迷人的面纱,张开了热情的双臂,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 。
牯牛降,一座美丽而神奇的大山;祁门,一个古老又年轻的地方,盼望着,期待着,您回归宁静平和的脚步 。

安徽牯牛降著名导游词范文有没有?


牯牛降的原始森林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的众多野生动植物,被科学家誉为“华东物种基因库”,是安徽省第一个国家级以森林生态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牯牛降被生态学者称为“绿色自然博物院”,拥有华东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是国家级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自然保护区 。蕴藏着大量的动植物种类和植被群落,野生动植物有20x余种 。牯牛降不仅物种丰富,而且风光旖旎,古称“西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松涛、日出晚霞、佛光晕影,无不神奇诡秘,令人赞叹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黄山十大景区之一、国家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华东物种基地、绿色自然博物馆 。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牯牛降成为安徽第一个国家级的以森林生态类型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20xx年2月又被国土资源部录入国家地质公园名录 。区内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7%以上,空气清新,含有大量的负氧离子和芬多精,高与正常值8倍以上,有清心洗肺的功效,景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