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普陀寺著名导游词写法怎么样?( 三 )


今天我们的行程到此结束,南普陀有着他独特的文化与历史,这一行给你们留下一些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们即将分离,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欢迎各位有机会下次再带上你们的亲朋好友让我们再次相聚厦门、相聚明天美好的未来!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至此!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daodoc.com】

进入南普陀寺的大门,看到的第一座殿阁就是天王殿 。1981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
南普陀寺的第二座殿阁是大雄宝殿,这是南普陀寺的主体中心,是1932年由当时的南普陀住持转逢和尚重建 。大雄宝殿前的石庭平展舒广,正中宝鼎香炉巍立,两侧白石宝塔高耸,显出广庭崇殿的庄严肃穆 。大雄宝殿是寺院僧众早晚课诵和法会朝拜参修的殿堂,也是佛门钟磐长鸣法灯不灭的心脏 。主殿正中祀奉着
南普陀寺的第三座殿阁就是大悲殿,这座高20米的殿阁原建于明代,是木质结构,1920年因香火过盛而被烧毁 。1930年太虚法师住持南普陀时重新修建 。1962年又进行了一次大翻修,主体改用钢筋水泥建造,又保持木构斗拱作为装饰 。殿内祀奉四尊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神态文静自若、和善可亲 。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 。每支手臂掌中各雕一小眼,手上各执神物,神器各不相同,姿态也各不一样,表现观音有不同的渡众悲愿 。三重飞檐,如龙腾空;彩绘装饰,图案优美 。殿顶的剪瓷、嵌瓷、彩塑,有的象征吉祥如意的仙女驾鹤,麟凤朝阳;有的象蛟龙吐珠,昂首欲飞 。附属的斗拱雕画人物、莲花、走兽、飞鸟等等,都以朱红为底,以绿、黄和金箔点缀,艳而不俗 。
南普陀寺的最后一座殿阁,就是两层的藏经阁 。这座藏经阁建于1936年,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建筑 。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 。上层藏经,下层法堂 。二楼有宽敞的天台,三面台廊护围,依栏远眺,巍峨的前三殿尽收眼底 。仰首后顾,层峰叠翠,意境深邃 。在藏金阁的二楼,首先就会看到一尊玉雕卧佛,是用缅甸白玉雕塑的释迦牟尼的涅磐像,长四尺五寸,神态自若,姿态柔美,实为稀世珍宝 。藏金阁内文物众多,反正有很多我不认识的宝物就是了,可以说南普陀寺藏经阁内的无价之宝是不胜枚举 。
南普陀寺的素斋独具特色,素斋因南普陀寺而闻名,素斋又为南普陀寺吸引了更多的信众和游客,素斋变成了南普陀寺的一宝 。南普陀寺的素菜以其清纯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 。厨师烹调制作严守素菜素料素做的工艺,革除素菜仿制荤腥模样的传统,以素菜素名而独树一帜,既讲究色、香、味,又讲究形、神、器,一道菜一个雅名,神韵高雅,诗情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