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怎么写?( 三 )


627英里 , 不仅是用脚迈过的距离 , 是地理上的穿越 , 更是用心灵和回忆丈量的旅程 , 是真正的人生之旅 。也许是当身体放归大自然时 , 心灵更容易找到最本真的记忆 , 更容易从逝去的岁月中寻回隐匿的自我;也许是因为扩大的视角、开放的交流容易让人在接受和思辨中学到更多 。旅途中的哈罗德不仅渐渐读懂了人生 , 学到了只追求最珍贵的亲情、爱情、友谊 , 而放弃其他一切外物 , 更学会了接纳自己 , 从而感悟到“给予和接受都是一份馈赠 , 既需要谦逊 , 也需要勇气” 。
作者以明暗交织的写法将哈罗德的身体之旅与心灵之旅相结合 , 交替表现 , 而当哈罗德站在旅程的终点时 , 其空间上的旅行更像是作为心灵之旅的背景而存在 , 或者说 , 是心灵之旅投影到现实空间的一个映射 。当那个愈加自信、笃定、坚强的哈罗德重新站在妻子莫琳面前时 , 找回幸福的婚姻只是情理中的必然 。
也许 , 你依然要说 , 《一个人的朝圣》只是虚构的故事 , 627英里终究不是现实 。可是 , 请记住 , “虚构的故事也有其意义” , 就像加油站女孩所说的“如果我们都不趁着现在偶尔疯狂一下 , 日子就没什么盼头了” 。来吧 , 接受“不可能” , 一杯执着加几滴疯狂 , 生活会更加充实而快乐 。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怎么写?


《一个人的朝圣》 , 基调是沉闷的 , 直到读到主人公哈罗德坚持不下去 , 想要放弃时 , 给妻子莫琳打电话 , 莫琳义不容辞挺身而出支持丈夫 , 含泪鼓励他不要放弃 , 为他订好宾馆 , 指明方向 , 再到后来 , 即便哈罗德偏离目的地贝里克 , 莫琳认为哈罗德早晚都会达到目的地的 , 只是默默关注他的动向 , 不打扰 , 到最后 , 她也知道这趟旅行对他的意义 , 比看起来要重要得多 。要知道 , 此时的莫琳无时无刻不想丈夫早点回家 。而比起自己的私心 , 她选择成全哈罗德 。这些细微细节和心里活动的变化 , 让我读来很是感动 , 这种感动和温情来自于夫妻之间的深情、义气、成全 。而原本这是一对隔膜了二十年的夫妻 。
这本书贯穿了两条主线 , 一条是哈罗德为了救朋友奎妮 , 或者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 二十年前消失在彼此的世界里 , 二十年后因为奎妮身患癌症给哈罗德写的诀别信 , 又让她和他连接起来 , 才有了哈罗德独自上路 , 从哈姆斯南部金斯布里奇村福斯桥路徒步到贝里克郡圣伯纳丁疗养院 , 历时87天 , 途经627英里 , 完成了一个人的孤独之旅;另一条是哈罗德与妻子莫琳之间的情感纠葛 , 抑或说哈罗德与他家庭之间的故事 , 通过他在这趟旅途中的所思所想娓娓道来 。这两条线索相互交融使得《一个人的朝圣》饱满立体 , 既富有故事性 , 亦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既有浪漫和纯真 , 亦有人性的复杂和现实 。或多或少还有自我救赎的意味在其中 , 哈罗德在一成不变而沉闷的生活中感觉迷失了自己 , 在第1节“哈罗德与信”的结尾处哈罗德发出了“我是谁?”的疑问 , 他需要作出改变重新认识自己;另一方面 , 哈罗德交信时途经加油站 , 加油站女孩告诉哈罗德信念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 哈罗德就想到只要他在路上 , 奎妮就会活着 , 他要救她 , 就如当初她救他一样坚决 , 就这样在没有手机没带钱包 , 什么也没准备的情况下 , 靠着脚上的帆船鞋 , 凭借信念和毅力 , 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 , 简单重复机械的动作完成了他的独自旅行 , 而他此时已是六十五岁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