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寒假个人学习计划如何写?( 四 )


每天学习时间比例的确定
每人的每天有效学习时间是确定的 , 你要合理安排时间 , 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学习成果 。每天不同课程、某一课程的不同部分的学习时间的比例可以这样确定:
一、根据高考的分值的比例确定学习时间的比例(不适用于基础很差、知识上漏洞很多者) 。
一般的 , 高考试卷中分值越高的部分 , 你应该花更多的学习时间 。例如 , 假设语文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部分在高考中只有15%的分值 , 而你在平时却用50%的学习时间;作文占50%的分值 , 你在平时却只用15%的学习时间 。有人说 , 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学习好了 , 对作文也有帮助 。实际上 , 提高作文水平的最好方法就是写作文 , 这就像要跑得快就得练短跑一样的道理 。
二、根据成绩提高的快慢确定学习时间的比例 。
一般的 , 某门课程哪一部分考试成绩提高的越快 , 这一部分学习时间就要越多 。例如 ,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 你语文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部分已经学习的差不多了 , 你再花十几个小时学习它们 , 考试时 , 也许只能多考两、三分 。但如果你把这十几个小时用于琢磨历年考题的作文题目 , 修改自己以前写过的文章 , 写一些新的文章等 , 作文可能会明显提高 。
三、根据学习的好差确定学习时间的比例 。
一般的 , 哪门课程学习的差 , 这门课程学习的时间要越多;哪门课程学习的越好 , 这门课程的学习时间要越少 。某门课程哪部分学习的越差 , 这部分的学习时间就要越长;哪部分学习越好 , 这部分的学习时间就要越短 。
因为 , 一般的 , 补弱项比增强项更容易进步 。
确定每天入门时间(主要适用于学习处于初级阶段者)
如果某门课程或者某部分知识没有入门 , 那么 , 你就无法预测自己在多长的时间内能够取得多大的进步 , 这样 , 你就很难安排学习计划了 。所以 , 如果某门课程你尚且没有入门 , 你要尝试各种学习方法 , 无论花多少时间 , 也要入门!
学习处于初级阶段者 , 对于没有入门的课程或者某一课程的某部分 , 不容易难估计出自己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入门 , 所以 , 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 , 每天在基本完成了其他学习任务后 , 要用更多的时间用于入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