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寒假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报告怎么写?( 七 )


正值元宵与情人节邂逅的日子 , 社区服务中心再次举行活动 , 这次是趣味性极强元宵社区文化活动 , 各项活动名字也相当有趣 , 有“马上高”、“马上传球”、“马上开口笑”等等 。而我负责的是传统节目—灯谜摊位 , 我万万没想到该摊位如此火爆 , 在尚未开场之时不少长者已经在灯谜前苦苦冥想 。待到开场之时 , 一群人蜂拥而上 , 令我应接不暇 。在我们工作人员多次提醒下 , 可是居民还是没有按要求排队等候 , 拼命地围着我们问答案 , 无奈之下我只好耐着性子一个一个来兑奖 。场面十分热闹 , 我也遇到各种各样的居民 , 有不耐烦、功利的大妈 , 有经常来询问答案的残障人士 , 也有对猜谜认真对待的小朋友 。最令我深刻的是 , 有个拉着三四岁的小孩来体验游玩的老奶奶 , 她和我们说她们不认识字 , 但就差了我们摊位的印花 , 希望给孙子换礼物 。我怔了一下 , 和义工对视 , 点头 , 说:“好吧 , 这个印花送给你 , 祝你玩得开心!”老奶奶和孩子都十分愉快地感谢我们而去 。其实是否能够猜中灯谜并不重要 , 是否严格遵守定死的规则并不重要 , 最重要的是居民玩得开心 , 这才是体现我们的服务是否做到点子上 。
这个假期的志愿服务工作令我十分难忘 , 也充实了难得的漫长寒假 , 也锻炼了我自己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 。我相信 , 每一次的义工活动 , 我都能成长不少 。
最后分享一下我在义工心得分享会上 , 一位已退休的从国外回来的义工的话令我颇为深刻 , 也充满了对我们年轻人的希冀:“先不论国内的义工服务质量服务如何 , 能看到祖国有如此多的青年投身到社会服务这是令人欣慰和高兴的 , 年轻人能积极参与这样的活动 , 对社会有所作为 , 值得表扬 。”

大学生寒假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报告怎么写?


今年寒假里 , 我和高中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在某某市丝绸博物馆参加了志愿者服务活动 。丝绸文化 , 在我的印象中是中华民族这片星空中一颗最为耀眼的明星 , 但是 , 我们对丝绸的了解却是微乎其微 , 借此机会 , 对我国传统的丝绸文化进行了简单的了解 。
很多人都认为博物馆的工作室很清闲的 , 一份报纸 , 一个搪瓷茶杯就是一天的工作 , 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次 , 我们安排的实践工作是进行文字录入和古籍扫描 , 这两项工作看似极为简单 , 却是无比的繁琐与劳累 。戴上手套 , 小心翼翼的将比自己大了好几岁的古籍捧出塑料袋 , 轻轻翻动着书页 , 仔细阅览那焦黑发黄的书页上记载的、前人无数的心血 , 有的字迹工整 , 有的笔走龙蛇 , 有的字体娟秀 。但是 , 无不记录了那些学生、研究人员的学习与工作的点点滴滴 。我时常被他们的笔记所震惊 , 并非是极难的题目 , 而是那份认真的精神 , 实验纪录事无巨细 , 温度 , 湿度 , 这些似乎和养蚕风马牛不相及的条件也一一记录在册 , 后来通过老师的讲解 , 才知道这两个条件都会对蚕丝的品质产生影响 。或许 , 这就是冶学的精神 , 并不需要多么的聪明、才华横溢 , 而是耐得住寂寞 , 脚踏实地 , 仰望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