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与人类文明读后感1000字( 六 )


依旧以第一张为例,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些事其实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但是更具体的人和事就未必人人都知道的了 。
作者当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说:这个时期,有一个叫巴尔博亚的人,一心想暴富、想改变底下的地位,实现命运的逆风翻盘,但总也得不到重用 。有一次好不容易得到了皇室的信任,带领众人去寻找黄金,结果还有派了个身份比他尊贵的老头佩德拉里亚斯凌驾于他之上,不满当然由此产生 。老头本来有勇有谋,但岁数大了,不适宜正面硬刚,就骗他说要把女儿嫁给他,结果后来不但没嫁,还派人把巴尔博亚给杀了 。
这故事作者说的很细致,难得的是还夹叙夹议半调侃,在口头缔结婚约的时候,他适时来了句:别说这种名义上的父子了,就算是亲父子又能如何?那饿死在沙丘宫的赵武是干若在天有灵,一定会觉得佩德拉利亚斯这是在玩火 。
关于这个故事的部分描述,作者还用了“看官”这样说书式的口吻
这样的表达让人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当然也印象深刻,自然也就由此记住了一些细节,把整个过程串成了一条线:人们当时对黄金是何等的狂热,以至后来想方设法在里面掺假,但因为它本身是惰性的,不容易跟其他物质相融,于是成了货币的最优解,也就有了那句“金银天然是货币” 。
不过,你可别以为顾着说故事的作者慢慢偏离了初衷,他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每个章节、每个小节也都会有总结性的语句,既是伏笔,也阅读本身更加畅快 。
第一章第一节收束,这个诗很有才华,也是说书的感觉
第一章结束,承接第二章
搞学术研究严谨是第一要务,但是出书就需要兼顾大众的口味的,二者的调和是个难题 。讲故事算是突破了阅读的门槛,把条件放宽,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输出知识的,毕竟,这本书的最初灵感来源于《中国化学史论文集》 。
但化学元素那么多,第一步就是选题 。作为第一批被列入书籍的五种元素,金、铜、硅、碳、钛未必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作者最先想到了更多与它们有关的素材,认为他们与我们的生活,或者说与我们认知中的人类文明关联性更强 。
金当然不必说,铜其实也能理解,毕竟我们经历了青铜器时代,留下了那么多文物,至于硅、碳、钛按照作者的说法,其实是越来越接近现代化的感觉,这样一分析,就会让人觉得这个谋篇布局不突兀,是按照人类文明演进的顺序,是有历史感的 。
布局严谨,而且标题都很简洁
从内容来说,每个章节下小的选题也都没有让人失望,比如:铜这一章专门谈到了自由女神像的蜕变 。它起初是黄色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黄种人”慢慢氧化成了铜绿,反而更加受到民众的吹捧,即使残破修复,大家有都不想恢复成原来的黄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