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机杼(十周年增订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小说机杼(十周年增订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文章图片

《小说机杼(十周年增订版)》是一本由[英] 詹姆斯·伍德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小说机杼(十周年增订版)》读后感(一):看詹姆斯如何“解剖”小说!
看《小说机杼》的时候,不得不感叹詹姆斯·伍德对于文本的“嚼劲”,在那些深的浅的文本里,詹姆斯如同滴水不漏一般,进入到了文本的每个内容里以及内容之间里 。
也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本书的确需要有一定文学书的阅读量,不然很容易走了神 。但詹姆斯的讲述角度,又有着他非常特色的一面,你需要因此一读再读,对文本一读再读 。
话说回来,在阅读此书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一个已经被说的“烂大街”的问题:到底还需不需要文学?答案自古至今都是因人而异 。
可我却在这本书里,找到了一些笃定的答案 。
“文学和生活的不同在于,生活混沌地充满细节而极少引导我们去注意,但文学教会我们如何留心 。”
你看,我们有时候其实是生活在“茫然”的生活之中的,时间如白驹过隙,那里还有“回望”“观察”的时候呢?而文学,小说,且在不断的对生活的考察中,不断的对文本的修正中,作家和其中人物、事件不断的磨合中,如同用放大镜,将那白驹过隙的“缝隙”,无限放大,看清楚了其中的奥义 。
我们的人生,不就是这一个一个的“缝隙”组成吗?
而在其中《叙述》的文章里,谈到了关于“角度”的问题 。
“第一人称叙事基本是可靠多过不可靠,而第三人称“全知”基本是局限多过全知 。”
“所谓的全知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要一开始讲关于某个角色的故事,叙述就似乎想要把自己围绕那个角色折起来……”
文学中的叙事角度,同我们生活中的真实人的角度一样 。我们以为自己客观看到了他人的全部,其实并不是 。
想起以前做过的心理咨询案例中,起初和来访者的交流,总觉得能帮他看清更多,可也因在不断的沟通中发现,那不过是我们“以为”或者“想看见”的,自然,要彻底的关怀来访者,也就需要咨询师彻彻底底放下某种自以为是的“客观” 。
而文学,在此,有时候就如同“先验”一般,不仅给予我们很多的角度,也给了我们拓宽视野的域值内容 。
文学自然是需要的且非常重要 。
本书还有几篇值得多品《细节》《人物》《语言》《对话》等,这是从文学小说中抽离出来的“细节”,或者说是某种可以观察的角度,你会在阅读之中,感受某种“解剖”小说的感觉,也会在詹姆斯的描述中,联想到自己生活里的“血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