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时代》有感如何写?( 二 )


林萧 。终于说到她了 。
作为唯一一个第一人称的人,最后活下来的两个人之一 。
其实我对她的感觉没有多么强烈,她跟现实中的普通人都有相似的地方,也确实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容易让人忘却 。她属于那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群体,没有顾里优越的家境,没有唐宛如另类的性格,没有南湘美丽的外表,但她却是重要的角色 。她给整个故事提供了一个切入点,让别人得以融进来 。
《小时代》伴随我们走过了许多的时光,那是一个梦一样的世界,最后的结局也许不能尽尽人意,但我想这便是最好的结局了 。

读《小时代》有感如何写?


假期读书小感
这个假期有些小颓废也没有读过真正意义上的几本书,随便翻了翻以前的书看了看,还是停留在那些虚无缥缈的对生活状态和感情的思考上 。
重温小四的《小时代之》,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情怀在里边 。在读《小时代》之前,我一直相信,这个世界,虽然不是那么干净,但至少,还是会有那么一天,它会变的干净的 。我相信很多东西,相信友情,爱情,亲情,相信大马路上所有跪着的乞丐都是真的残疾,相信许多的小偷都是迫不得已,相信那些很有钱很有钱的人的生活过的不快乐
只是《小时代》给我的深思:今天的友情,亲情,早就不再那么纯朴了 。一直很喜欢郭敬明,虽然很多人说他现实,虚伪,太商业化 。可是不可否认,他的文字,很美 。以华丽的辞藻描摹着80,90的故事,书写着无法名状的少年悲伤 。
我想,他曾经和我们一样,会感动兄弟之间的亲情,或者朋友之间亘古不变的友情,只是上海这个城市,永远比我们发达,比我们领先 。
翻开最新一期的《人物与时代》,封面的选题是《上海与香港,谁是未来的经济中心》——北京早就被甩出去两百米的距离了,更不用说经济疯狂衰败的台北 。
每天都有无数人涌入这个飞速旋转的城市——带着他们的宏伟蓝图,
或者肥皂泡的白日梦想,每一天,也有无数人离开这个生硬冷清的摩
天大楼组成的森林——留下他们的眼泪】
这是郭敬明的文字,充斥着金钱与现实,但同样的,也很真实,真实
到让人疼痛 。
我看小四之前的文字,简单纯美到让人心碎 。学生时代的小四,
也会为了一瓶汽水的钱而烦恼,夏天会吃五毛钱的冰棒,会挤在逼仄
的学生公寓,只是后来,上海的生活改变了他 。上海,以它的繁荣,
势利,改变了他 。我不能感慨,无法遗憾,毕竟,人们改变不了环境,
最终被环境改变也无可奈何 。幸好,故事的背景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
上海,是该荣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