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南普陀寺导游词怎么写?( 四 )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 , 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 , 据说 , 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 , 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 , 最多可吃两餐 , 不得留宿 , 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 , 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 , 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 , 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 , 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 , 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 , 后改为十方丛林 , 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 , 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 , 分别代表风、调、雨、顺 , 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 , 意为调 , 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 , 意为风 , 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 , 一手拿蛇或龙 , 意为顺 , 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 , 意为雨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 , 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 , 向左右对称展开 , 现在看 , 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庙中一般都是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 , 正前方是大雄宝殿 , 这是寺院的主体中心 , 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 , 绿瓦石柱 , 雕梁画栋 , 屋上铺琉璃瓦 , 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 , 色彩鲜丽 , 金碧辉煌 。南普陀寺始于唐朝 , 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 , “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 , 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 , 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 , 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 , 中间的就是现在佛 , 即释迦牟尼佛 , 据说真有其人 , 原名乔达摩 。悉达多 , 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 , 十九岁那年于四门出游 , 感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状况 , 于是决心出家 , 以摆脱生老病死的困苦 , 最终经过艰难的修行 , 在菩提树下觉悟 , 就成为现在的释迦牟尼 。站在释迦牟尼两旁的是他两个弟子阿难与迦叶 , 前面还有一尊千手观音 。在殿的后面供奉着西方三圣 , 中间为阿弥陀佛 , 左为观音菩萨 , 右为大势至菩萨 。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别是十八罗汉 , 相传当年罗汉传入中国时只有十六罗汉 , 后加入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 。各位来宾 , 这是大悲殿 , 供奉着观世音菩萨 , 因为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 所以称为大悲殿 , 观音原名观世音、观自在 , 慈悲之意就是给人与快乐 , 拔除悲痛 。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 , 安排四方 , 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 , 端坐在莲花座上 , 双目垂帘 , 神态安详 。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 , 手上各雕一只小眼 , 持多种神器 , 姿态各一 。游人香客必到此参观朝拜 。大殿原为木结构 , 八角三重飞檐 , 全以斗拱架叠建成 , 殿内藻井 , 全用木料斗拱 , 不用一支铁钉 。由于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 , 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朋友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 , 在殿外烧就可以了 。前方便是藏经阁 , 为中轴主体的最高层 , 这阁建筑颇有特色 , 有中西合璧的韵味 , 上为歇山式屋顶 , 下为西洋式架构 , 重檐双层阁楼 , 上层藏经 , 下层法堂 , 二楼有宽敞的天台 。这里面藏着明末用信徒和沙弥刺血写成的血经书 , 还有著名艺术家何朝东的作品白瓷观音、缅甸白玉卧佛等等 。各位来宾随我再往山上走 , 这儿有一个大佛字 , 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 , 高4米多 , 宽3米多 , 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振慧所书 。现在留下一些半个小时时间给大家自由活动 , 现在是下午五点 , 五点半大家在车上集合 , 记住我们的车号是闽D88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