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防渗之争读后感锦集( 三 )


全书以时间线作为脉络,围绕圆明园铺设防渗膜的整个过程,涉及圆明园管理委员会、国家环境总局、林业局、文物局、环保公益机构、新闻媒体、公众等方方面面,全面记录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我从书里收获到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角色丰富,并且结尾还是开放性的,适合拍成一部电影,甚至还可以有续集 。
其次,细节丰富,知识性很强,是一场关于城市环保、尤其是城市水系的知识普及 。为了节约用水,为什么不能在湖里铺设防渗膜?相当于是把自然的湖泊变成塑料盆 。
防渗膜隔断了地上水和地下水的自然循环,地上水无法与防渗膜下的部分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此外,经过这样一隔,把活水变成死水,一是降低了水的自净能力,更容易导致富营养化,使水变绿变臭——滇池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二是更容易产生甲烷类有害气体,把防渗膜上的水体变成了“沼气池”……
最后,防渗之争,虽然是争论,但是各方有机会坦诚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这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绝佳样本 。有人微言轻的学者,有为1700位员工“谋生存”的基层官员,有水资源专家、下岗工人,还有忠实记录、10进圆明园的采访人员“小赵”,等等 。这些人背景不同,从事的职业也完全不一样,为这件事情奔走发声 。
对于内容的认可,当然也不能掩饰我对图书装帧设计的不满意 。目录和篇章页,绿色背景加上灰色的字有些费眼,看不清楚 。封面的设计也有待改进 。
总之,这本书的内容是好的,形式是可以改进的,同时还有更多的延展空间 。是否可以改编成兼具科普和审美的城市市题材影视剧?是不是可以做成展览,给后人吸取教训,少走弯路?
真实自有其万钧之力 。而我们要做的,只是记录和呈现,让更多人看见而已 。感谢采访人员“老赵”给我们留下这份翔实的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