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力量》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三 )


书中,学者Hermann的研究颇耐人寻味 。他以《动物庄园》中的生词为例,测验两组学生 。第一组受试者以背诵方式来记忆这些单词,第二组则是阅读《动物庄园》这本书 。事前两组受试者都不知道要接受单词测验 。背完单词与读完书一周后的测验结果是背诵组的表现较佳,但是三周后再测,两组受试者的表现已无分别 。在前后两次测验时间内,背诵组的人忘掉了许多单词,但是阅读组的人分数反而增加了 。由此可见,词汇可以通过阅读积累,不必专门记忆 。同样,语法知识、拼写能力、理解能力等都可以通过自由阅读完成,不是非教不可的 。
【《共情的力量》读后感写法怎么样?】也有人认为,只有写才会写,写作能力是从实际写作过程中培养的 。克拉生则认为,写作风格并非是从写作经验中产生的,而是通过阅读产生的 。如果你每天写一页东西,你的写作风格或是驾驶文字的能力并不会进步 。相反,人在阅读中遇到的语言历练远比写作中要多 。所以,要想形成良好的写作风格,必须通过大量的自由阅读,并从不同风格的语言文字中去品味和模仿 。
书中引用了大量的研究来证明,FVR几乎永远优于直接教学,不经过正式教育,仅仅依靠FVR便足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
那么,是不是学生的学习就不需要教师呢?当然不是,作者并不是完全排斥教师的作用,而是认为教师的力气没有
用对地方 。教师的主要作用不是花大把时间掰开了揉碎了地去讲,而是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提供一个无压力阅读的环境 。当孩子因乐趣而阅读,当他们“上了书本的钩”时,便会不自主地、不费力地掌握大量的词汇,提升理解能力和拼写能力,使用复杂的语法结构,建立良好的写作风格 。
传统的直接教学认为,学生必须先熟习语文的技能,然后才能将这些技能应用到阅读与写作中,但这并不是人类大脑运作的方式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为了阅读有意义的东西,然后在阅读中发展语文能力 。我们一直弄混了因与果的关系,不是先“会读”才会“想读”,而是先“想读”才能“会读” 。
讨论至此,可能还会有人提出质疑:既然阅读的力量如此强大,那为什么有人读了大量的书,可谓学富五车,却仍然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呢?
是的,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原因可能是他们的阅读一直是功利的 。对他们而言,阅读只是为了获得信息、提取知识、应付考试,没有真正体会到自由自主阅读的乐趣 。
同时,该书也就如何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给出了很好的建议以及方法上的指导,值得教师和家长们借鉴 。
“幼年与青少年时期无所不读的经历,与这个人此生最后的成就有正向的关系 。”由此可见,大量的自由阅读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