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实习报告怎么写?(15)


在17日的测绘中,我们补齐了东边的未知区域并利用i16点居于测区中心的位置优势向四周大量辐射测点,进一步完善了东北、西北和东南方向的数据,并测得3条山脊线和2条山谷线 。考虑到控制点周围的地形给跑尺人员带来的巨大难度,虽然测点个数与前日相近,但我组的测绘实习最艰难的部分已经完成,三个方向的地形图已具雏形 。测绘结束的时间又一次到来,两日的工作已使大家变得比较疲惫 。
12月19日,我们继续到龙泉山地区进行测绘 。分析之前两天所描绘的测点位置,我们发现在测区的西南方向我组缺乏足够数据 。因此决定在地大“地大i32”附近建立支点i32-1,对测区西南方向展开广阔的测量工作,并对东北、西北、东南三个方向补充适当数量的测点 。经过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测量6组在12点之前完成了全部测量工作,负责绘图的同学开始了最后的绘制等高线的工作 。13:20我们完成了在测区的全部工作,乘坐中巴返回中国地质大学,结束了4天的测量学实习 。
(二) 持图实地跑点实习:
1.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花山地区测量6组路线
2.任务:到达图上表示的9个指定地点中的至少5个,将实地编号标注到地图上
3.内容:
(1)全组成员集中分析地图,确定初始路线;
(2)按照初始路线寻找指定点;
(3)过程:
20xx年12月18日晨,我们接到临时变更通知 。由于武汉今日大雾,不便于观测,原定于18日进行的测绘实习更改为识图实习 。这样我们就要前往花山地区进行实地的跑点了 。今天,我们从测量工程系拿到的不是经纬仪、三角架和视距尺,而是一张花山地区的地图 。这是一张已经泛黄的,1973年绘成的地图,上面采用的最接近成图时间的数据是1969年的 。图上画了9个框框,它们标注的就是我们组今天要到的地方 。虽然每个小组的地图是一样的,但上面被标注的点却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地可能有重合,但不会是每个目的地都一样 。因此,各组之间几乎独立的,合作被限定在了组内 。老师告诉我们,图上表示的一个池塘已经填掉了,变成了农田,图上表示的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已经更改了地址 。这加重了我们对这张地图的怀疑,其他的地方就没有变化吗?我们要找的点在实地被标注在电线杆、石板桥、池塘壁等地方,而且这些点上是有编号的,我们只有真正到过这些点才能知道它们的编号 。按照要求,我们要把这些编号标注在地图上 。9个图上的点,我们要至少找到5个 。
今天下车的地方与前两日不同,这里是花山地区 。组员们捧着这张地图走向了一片未知区域 。地图成了我们不会迷路的唯一保障 。跟着大部队,我们翻过了第一座山,山的背后是公墓 。很快我们到了第一个路口,我们要找的一个点在向东的方向,其他点在向西的方向,而且那个独立的点要翻过一座高山才会到达 。分析了利弊后,我们决定放弃它 。放弃它就意味着放弃大部队,我们组成了少数走向西道路的小组 。对比了图上池塘的位置,我们终于找到了它,地图告诉我们,这里有地大的点 。在一个田边的电线杆上,我们看到了“地大s97”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成果 。沿着池塘边的公路,我们继续前行,过了1个比较大的村子 。重新看了一遍地图,对比了实地,我们很快看到了远方我们要找的村子 。为了抄近路,我们进了稻田 。秋天的稻田已是十分空旷,但湖北多湖的特点注定这里是泥泞的 。选择了走农田,那么可能出现的点就只能在电线杆上 。直到走出稻田,我们也没有发现要找的点 。小组马上调整策略,提出要坚信手中的地图,要找的点不会特别难找 。很快这个点被我们在村西边的马路上的电线杆上找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