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灯节是什么节日,正月十三“上灯”是什么节日?

1、正月十三“上灯”是什么节日?上灯,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 。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 , 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 。“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最迟为正月十九 , 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 。“上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 。
上灯的习俗:
每年,春节前后,热衷于本族事务的老人,通过打听,依次记录从本年正月十三挂灯后至下年正月十三挂灯前的添丁家庭,并将其组织起来,在春节前后每个家庭各派一个代表召开上灯祭祖的会议 , 分派任务 。
比如 , 上灯活动资金的筹备、用途问题,上灯前后谁负责打扫老屋,上灯当天谁负责膳食等问题,在会议中都有具体的分工 。
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村里的老人会带领“灯子”及刚出生的小男孩来到祖屋行跪拜礼,向祖宗汇报祖里添丁的情况 。跪拜礼完 , “三牲”中的整猪和糖果撤下,只剩酒和一个盘 , 盘里装有小量的“三牲”,猪被送到老屋侧边的临时厨房,由“灯子”负责准备晚上的聚餐 。

上灯节是什么节日,正月十三“上灯”是什么节日?

文章插图
2、上灯节是什么节日?上灯节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 。“上灯”的风俗始于汉朝,曾在两广地区非常流行,如今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岑溪、藤县、容县、富川、桂平等桂东地区及广东省部分地区延续了这种风俗;
尤以广西岑溪市举办的“上灯节”最为隆重,每年正月初十,是岑溪一年一度最为盛大隆重的“上灯节”,当地人对它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春节 。
一般上灯节为期五天 , 分三个步骤,在正月初十零时开始“上灯”,正月初十到十六“暖灯”,正月十六“落灯” 。某些地区在正月初九或十一或十二或十三"上灯“,正月十五或十六"落灯" 。
从化习俗:
上灯的习俗最早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究,据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介绍,根据族谱记载,有些村举行这一活动已经有十几代了 。一般来说,从化的上灯习俗在各村都是大同小异的,大家都是选择在春节期间举行这个仪式,只不过形式上有些许不同罢了 。
上灯仪式的具体时间不同,从化太平镇神岗村上灯分霸王灯、门楼灯、射公灯,早上要梳洗干净,收拾妥当才能上灯 , 因此以前一般是下午上灯,上灯时间是上午8时9时 。
从上灯到落灯时间,每天上午于下午都要上香 。除公灯形式,全村在祠堂和村口以及土地庙挂灯外,各家家里也要挂彩灯 。各地的上灯习俗 , 包含了丰富多彩的中华历史文化 。
上灯节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 。“上灯”的风俗始于汉朝,曾在两广地区非常流行,如今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岑溪、藤县、容县、富川、桂平等桂东地区及广东省部分地区延续了这种风俗,尤以广西岑溪市举办的“上灯节”最为隆重 。
每年正月初十,是岑溪一年一度最为盛大隆重的“上灯节”,当地人对它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春节 。一般上灯节为期五天,分三个步骤,在正月初十零时开始“上灯”,正月初十到十六“暖灯”,正月十六“落灯” 。某些地区在正月初九或十一或十二或十三"上灯“,正月十五或十六"落灯" 。
上灯的习俗
上灯的习俗最早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究,据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介绍,根据族谱记载,有些村举行这一活动已经有十几代了 。一般来说,从化的上灯习俗在各村都是大同小异的,大家都是选择在春节期间举行这个仪式 , 只不过形式上有些许不同罢了 。
上灯仪式的具体时间不同,从化太平镇神岗村上灯分霸王灯、门楼灯、射公灯,早上要梳洗干净,收拾妥当才能上灯 , 因此以前一般是下午上灯,上灯时间是上午8时9时 。
从上灯到落灯时间,每天上午于下午都要上香 。除公灯形式,全村在祠堂和村口以及土地庙挂灯外,各家家里也要挂彩灯 。各地的上灯习俗,包含了丰富多彩的中华历史文化 。
上灯节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 。“上灯”的风俗始于汉朝,曾在两广地区非常流行,如今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岑溪、藤县、容县、富川、桂平等桂东地区及广东省部分地区延续了这种风俗 , 尤以广西岑溪市举办的“上灯节”最为隆重 。
一般上灯节为期五天,分三个步骤,在正月初十零时开始“上灯”,正月初十到十六“暖灯”,正月十六“落灯” 。某些地区在正月初九或十一或十二或十三"上灯“,正月十五或十六"落灯" 。

上灯的习俗
上灯的习俗最早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究,据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介绍,根据族谱记载,有些村举行这一活动已经有十几代了 。一般来说,从化的上灯习俗在各村都是大同小异的,大家都是选择在春节期间举行这个仪式,只不过形式上有些许不同罢了 。
上灯仪式的具体时间不同,从化太平镇神岗村上灯分霸王灯、门楼灯、射公灯,早上要梳洗干净 , 收拾妥当才能上灯,因此以前一般是下午上灯 , 上灯时间是上午8时9时 。从上灯到落灯时间,每天上午于下午都要上香 。
除公灯形式,全村在祠堂和村口以及土地庙挂灯外,各家家里也要挂彩灯 。各地的上灯习俗,包含了丰富多彩的中华历史文化 。
上灯节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 。“上灯”的风俗始于汉朝,曾在两广地区非常流行,如今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岑溪、藤县、容县、富川、桂平等桂东地区及广东省部分地区延续了这种风俗,尤以广西岑溪市举办的“上灯节”最为隆重 。
通常上灯节为期五天,分三个步骤,在正月初十零时开始“上灯”,正月初十到十六“暖灯”,正月十六“落灯” 。某些地区在正月初九或十一或十二或十三“上灯” , 正月十五或十六“落灯” 。
上灯节的由来
粤语中“上”是“挂起”之意,“灯”通“丁”,为延续香火之意 。故生男孩亦称为添丁 , 谐音“添灯” , 俗谓“上灯” 。“上灯”相当于告知他人或祖宗自家已添男丁,延续香火,添丁发财 。
“上灯”又叫状元灯 , 在岑溪有云遮中秋月 , 雨洒状元灯一说 。中国在清朝以前,只有男儿才可以考科举取功名、中状元,女孩只能待在深闺中 。
所以这千百年来,男孩出生后的第二年正月初十,家里人都要为其举行“上灯”仪式,祈祷男孩一生幸福,考个功名回来光宗耀祖 。若是正月初十前出生未满月的男孩,要到下一年的正月初十才挂灯,这就叫“上老灯” 。
上灯节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 。
“上灯”的风俗始于汉朝,曾在两广地区非常流行,如今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岑溪、藤县、容县、富川、桂平等桂东地区及广东省部分地区延续了这种风俗,尤以广西岑溪市举办的“上灯节”最为隆重 。每年正月初十,是岑溪一年一度最为盛大隆重的“上灯节”,当地人对它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春节 。 
节日延伸
每逢“上灯节”,街上挂满花灯任人采购,代写灯联的生意也非常红火 。花灯一般是手工制作,用彩纸和竹条做成圆形、六角形或八角形的灯笼,里面挂一盏小油灯 。
市面上最热销的花灯是走马灯 , 灯中置一转轮 , 轮上绘有山水、花鸟、人物等各式吉祥喜庆的彩色图案 。通电轮子转动,灯光照出的图像也随之转动,像放电影一样连续不断,十分好看 。
此外,节前童装成行成市,满街花花绿绿,喝“上灯酒”那天,宾客基本上都是送小孩衣服 。主人家收到的衣服多的可达上百套,收到的衣服越多,寓意能给小孩带来越多的福气 。
上灯节是什么节日,正月十三“上灯”是什么节日?

文章插图
3、上灯节怎么回事?上灯节是客家的传统节日 。据《岑溪市志》记载,新生儿如是男孩(添?。潞螅诖文甑呐├鲁跏眨魄熳#ㄐ骋簟疤淼啤保孜健吧系啤?,寓意添丁发财 。在初十日零时,将五彩纸扎的花灯悬于屋厅的栋梁上和社公的灯棚里 。这天亲戚朋友都带礼物来道贺,主家设宴招待,是谓请灯酒 。
在岑溪 , “上灯”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了 。这种在正月初十同一天内 , 全市人民基本都到有男孩“上灯”的亲戚朋友家里喝喜酒的风俗在全国绝无仅有 。
每当正月初十上灯节来临,岑溪市会出现三大奇观 。第一奇观是街上挂满花灯 , 任人采购 。一般上灯人家要买回两盏灯,一盏挂在厅堂,一盏挂在家乡村里所属的寺庙 。每盏灯里要包两颗卵石 , 表示后继有人,可以传宗接代 。第二奇观是全市的大小饭店,全都爆满 。有的在一个月前就订了酒桌 , 少则十几桌,多则上百桌 。有的酒店摆四轮,上午9点开桌,12点一轮 , 下午3点又开桌 , 6点又一轮 。第三奇观是市民都有喜酒喝 。谁都有三姑六婆,七叔八舅,添丁了,上灯了,可喜可贺,封红包,喝喜酒 。城里人到各家饭店,农村人走村串户 。有人说这是全体岑溪人的“饮日”(喝酒日) 。
有上灯就有落灯 , 正月十六为落灯日,在正月初十没有喝上灯酒的亲戚朋友到十六落灯日这天要补喝
【上灯节是什么节日,正月十三“上灯”是什么节日?】
上灯节是什么节日,正月十三“上灯”是什么节日?

文章插图
4、生男孩上灯是什么意思 生男孩上灯是什么意思
生男孩上灯是什么意思,在生活当中 , 相信很多小伙伴或多或少都了解过添丁的习俗,宝宝是父母爱情的结晶,宝宝的出生不仅能是父母的爱情和婚姻得到升华 , 下面我整理了生男孩上灯是什么意思 。
生男孩上灯是什么意思1
什么是“上灯”?
正月初十也是上灯节,这是一个古老的习俗,早在汉朝时期就有了,一般“上灯节”为五天,共分为三个步骤,分别为上灯,暖灯和落灯 。从正月初十的零时开始“上灯”,也叫“开灯”,而这种上灯是专门为孩子祈求平安的 。
在《岑溪县志》中记载说:“每年正月初十,添了户且为当年正月初十前出生,已满月的人家,都要在这一天悬灯庆祝” 。“上”也就是“悬挂”的意思,而“灯”通“丁”,所以家中生了男孩就被称为“添丁”,与“添灯”谐音 。
意思就是前一年家里生了男孩,并且是在正月初十之前已经满月的孩子 , 到了正月初十这一天就要“上灯”,也就是“添灯” 。如果没有满月 , 则上灯的时间就到了下一年的正月初十 。
在上灯时,一般是孩子的父亲带着鞭炮 , 从自己家门开始一直放到村中的社根,然后将花灯悬挂在灯棚中,花灯上写有男孩的名字 。“社”指的是村中土地爷居住的地方 。
之后村中负责写族谱的长辈见到花灯后,就会把灯上面男孩的名字写进族谱 。在“上灯”这一天 , 最先祭拜祖先 , 也就是告诉祖先,家里“添丁”了 。并且要摆酒席招待村中人,俗称“请灯酒” 。
上灯之后还要“暖灯”,也就是从正月十一之后,长辈要早晚到灯前观看 , 并且要往灯中添油和祭拜,以确保花灯日夜不灭,代表香火不断 。到了正月十六日,将花灯取下来悬挂于祠堂或者客厅中,谓之“落灯” 。
这种习俗就是希望孩子能得到祖先和土地爷的保护 , 可以健康成长 。之所以在“地日”这一天上灯,就是因为土地是万物之母 , 是万物的出生之地 。所以说“家中若添?。厝毡厣系啤?,是人们对孩子的一种期望 。
生男孩上灯是什么意思2
在中国民间,过年不仅是为了感恩、庆祝 , 更是为了祈福——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这在黄埔的过年习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
黄埔挂灯习俗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时期,史料记载:
“正月灯节 , 是添丁者挂灯于祠,以酒脯祀其先 。曰:开灯,亦曰挂灯 。”由于粤语中“灯”与“丁”近音,挂灯就寓意着“添丁” 。
黄埔地区的老百姓,家里生了男孩 , 就会在来年正月灯节里挂花灯 。去年添丁 , 今年就要挂灯,祈愿新的一年里孩子健康长大 , 丁财两旺,阖家欢乐 。
正 月 灯 节
灯节是元宵节的别称 , 源远流长 。据文献记载,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朝,赏灯活动更加兴盛 , 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 。
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 , 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 , 灯的样式也更加丰富 。
明初,南戏已在广东潮州上演,如明本潮州戏文便有五种,挂灯也比较活跃 。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 。
清代广东灯节也非常热闹,光绪时史澄《光绪广州府志》载有“正灯二戏”的说法 。广东文献中,灯节具有祈福求子内涵的记载,见于李调元的《粤东笔记》:
广州灯夕,仕女多向东行祈子,以百宝灯供神,夜则祈灯取采头,凡三筹皆胜者为神许,许则持灯而返 。逾岁酬灯,生子者 , 盛为酒馔,庆社庙,谓之‘灯头’ , 群称其祖父曰‘灯公’ 。”
光绪时史澄《光绪广州府志》卷十五载:
凡元宵张灯作乐,先年生男者必以是晚庆灯;七月十四及冬至有事祠祀,必以宰鸭为敬 。
黄埔等广州地区,添丁除了要挂灯外,还要准备鸡鸭等祭品祭祀 。
添 丁 挂 灯
黄埔的添丁挂灯明显带有祈福求子的寓意,与广州灯节一脉相承 。
挂灯习俗仪式包括做灯(买灯)、斟茶、挂灯、入族谱、饮灯酒、赏灯、投标灯裙和灯春、竞投饭菜、化灯等流程 。其间,还有锣鼓、舞龙狮、祭祖、饮灯酒等大众喜闻乐见的精彩活动 。
所挂的花灯都是特制的 , 灯架用竹篾扎架,彩纸作面 。这一盏包含着喜庆与祝愿的花灯,集扎作、编织、民间绘画、剪纸、书法、诗词于一体,堪称艺术 。制作者均为本地巧手,因此做出来的花灯人情味十足 。
共 饮 灯 酒
黄埔挂灯一年一次,正月初八至十五日(也有说是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 , 黄埔各族祠堂内,一派热闹的景象 。
按照黄埔风俗,如果当年有男丁出生 , 当年庆灯期间要到祠堂斟茶、挂灯 。斟茶、挂灯完毕后由族中理事代表太公封利是,从该天起祖先承认新生儿的名分,登记入族谱,享受族中男子的同等权利 。
在分过猪肉后,全祠堂男丁共饮灯酒 , 甚至还在晚间燃放烟花,赏灯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挂灯,昭示人丁兴旺,灯因此具有了“丁”的内涵,“挂灯”就表示添丁的意思 。挂灯活动因而有着特殊的寓意——祈福求子,人兴财旺 。
祈福求子是中国民间一个永恒的话题,添丁挂灯反映了黄埔乡民朴实的愿望,更是民间永恒的追求 。
黄埔地区在灯节中挂灯、祈福、求子,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是民间众多祈福求子活动中的一个生动的例子 , 一个韵味十足的时代缩影 。
生男孩上灯是什么意思3
正月初十到 , 两广许多地方开启了“上灯节”的喜贺日子 。上灯节是我国的传统民俗 。每年正月元宵节前后,凡宗族中有生有男孩的人家,都必须在祖祠上厅、祖宗灵位牌前方挂上一盏新灯笼;
以此向祖宗传达添新丁之喜讯 , 又俗称“挂灯”,所以“上灯节”也被为“挂灯节” 。在广东顺德 , 广西岑溪、容县、藤县、北流、兴业等很多地方都保留着这个传统 。
一般“上灯节”为期五天,分三个步骤,在正月初十零时开始“上灯”,正月初十到十六“暖灯”,正月十六“落灯” 。某些地区在正月初九或十一或十二或十三”上灯“,正月十五或十六”落灯” 。在广东顺德,广西岑溪、容县、藤县、北流、兴业等很多地方都保留着这个传统节日 。
据记载,新生儿如是男孩(添?。?满月后,在次年的农历正月初十日,要悬灯庆祝(谐音“添灯”),俗谓“挂灯”或“上灯”,寓意添丁发财 。在初十日零时,将五彩纸扎的花灯悬于屋厅(太公、宗祠)的`栋梁上的灯棚里 。这天亲戚朋友都带礼物来道贺,主家设宴招待,是谓请灯酒 。
正月初十,又到了梧州苍梧沙头旧街一年一度挂灯的日子,挂灯,这是当地沿袭了很多年的习俗 , 与其他地方添丁户各自挂灯不同的是,沙头旧街的挂灯是添丁户集资共同挂灯,共摆宴席聚餐 , 并且宴席是开在“灯头哥”家里 。
初十只挂灯不聚歺 , 只分一些供品,宴席聚餐是在正月十六圆灯那天 , 当天会抬金银猪游行,更加热闹 。
每年最先出生的男婴自然而然地被奉为“灯头哥”,一到年底,那户人家就要负责召集各添丁户开会集资,商量为孩子庆典祈福的具体事宜 。当然啦,到时宴席是开在“灯头哥”家里 。
最先出生的孩子如“王者降世”,特别的聪明伶俐,寓意是当年出生孩子未来幸福生活的引领者,每年的添丁户如中了“状元”那般高兴!
挂灯节,天降喜雨,沙头旧街25户添丁家庭集体出动,今年是陈姓灯头哥 。挂灯队伍抬着三牲酒礼,舞着狮子敲锣打鼓,走街穿巷游街、并集体到天后宫祭拜妈祖,把花灯高高悬挂在天后宫大殿横梁上,祈求小朋友聪明伶俐,快高长大,请妈祖他祖先神明保护 。
这是名为“格食箱”的用来装供品的物什,是先辈传下的宝物 , 硬料木做成的龛子四面雕有精美图案和有教育意义的诗句,抬起来很沉 , 后来经过不锈钢改装,少了许多古味 。
与往年相比,旧街今年的上灯庆典有点冷清 , 巡游的队伍少了舞龙和传统的“八音”以及清脆说悦耳的七星小鼓,因为生活,舞龙队中的一些“富娘婆(即妇女)”提前去广东打工了 。
初十挂灯,十六圆灯,环街环村游行庆典那天,锣鼓锵锵,鞭炮齐鸣,舞狮舞龙,横街窄巷,一团团爆竹散发出的硫磺味直钻人们的鼻孔,驱风袪邪,黑压压的人群擦肩接踵 , 大有旧日“花街红粉女,争看绿衣郎”的盛况 。
十六圆灯庆典活动结束后,添丁的父母们抱着各自的孩子在“娘娘”庙前来一张合照,定格开心时刻,看自已年轻的脸庞和稚嫩的婴孩,一种责任一份向往油然而生…
有上灯就有圆(落)灯,正月十六为圆(落)灯日,在正月初十没有喝上灯酒的亲戚朋友到十六落灯日这天要补喝 。
上灯节是什么节日,正月十三“上灯”是什么节日?

文章插图
5、上灯节和扫墓节的区别上灯节是指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国人民祭拜祖先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晚上 , 家家户户都会悬挂彩灯 , 佛像灯笼 , 以示对祖先的敬意 。而扫墓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人民祭拜祖先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去扫墓,给祖先献上祭品,以示对祖先的敬意 。从内容上来看,上灯节和扫墓节的主要区别在于 , 前者主要是祭拜祖先 , 而后者则是祭拜祖先,并且在当天进行扫墓 。
上灯节和扫墓节都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但它们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上灯节是中国传统佛教节日,也叫“南伐”,主要是为了庆祝佛诞 。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悬挂彩灯、香油、香案、金字塔和其他装饰物来表达对佛教的尊敬 。而扫墓节则是中国民间的一个重要传统,也叫“寒食”或者“复活节”,这一天人们通常去扫墓地念诵经文、供奉物品来表明对死者的怀念之情 。
上灯节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 而扫墓节指的是清明节,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