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是认知的变现读后感精选

《财富是认知的变现》是一本由舒泰峰著作,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09.90 元,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财富是认知的变现》读后感(一):重阳投资创始人裘国根:“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文:裘国根(重阳投资创始人、首席投资官)
投资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价值投资、行为金融和金融工程 。金融工程以对历史数据的系统归纳为基础,在逐步迈向成熟的中国资本市场将有越来越大的施展空间 。不过金融工程以未来会重复历史为假设,而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有其局限所在 。行为金融则以分析人性心理为基础 。传统意义上的投资大师,无论是像巴菲特这样的价值投资者,还是像索罗斯这样的“狙击高手”,本质上都是行为金融的成功实践者 。金融工程和行为金融各有其优势,但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所以价值投资(基本面投资)还是投资的基础方法 。我有一种感觉,未来在投资界取得类似于今天巴菲特和索罗斯这样量级成就的人,可能属于价值投资、行为金融、金融工程的跨界立体化实践者 。
《易经·系辞》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如果说金融工程更偏向纯粹的科学,那么价值投资、行为金融则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只是从投资实践来看,投资者往往更重视科学的部分,而对艺术的部分重视不足 。投资的艺术部分是什么呢?归根结底在于人性 。市场周期的背后是人性周期,市场由人组成,投资人的心理和情绪在恐惧和贪婪之间来回摆动,所以市场也在熊市和牛市之间来回波动 。
人性的弱点还有很多,比如“过度自信”和“一知半解” 。历史证明,最容易亏大钱的投资者往往认为自己“很知道”,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过度自信和一知半解是投资大忌 。
再比如“急于求成”和“鸵鸟思维” 。急于求成,追求一夜暴富是人性使然,却是长期投资成功的大敌 。急于求成的人往往重结果而轻过程,难免导致决策草率 。一个好的投资决策的形成需要投资者全方位地对公司进行调研,这需要时间,切不可操之过急 。欲速则不达 。很多时候,慢就是快 。
与急于求成相反的极端是鸵鸟思维,即对问题采取回避或消极拖延的态度 。做投资,不该急的时候不能急,但该急的时候一定要急,比如学习、调研,投资者要抱着迫切的态度将问题和疑点搞透 。所以,投资和决策需慎重,谋定而后动;研究和学习要积极,避免鸵鸟思维 。人性的弱点决定了做投资需要理性,重视概率思维,“遍历性”十分重要 。遍历性理论是说若有一个随机过程,其过往的历史概率不能适用于其未来的情景,那么这个随机过程就不具有遍历性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随着条件的变化,过往的成功经验并不必然适用于当下和未来 。投资方法一定要尽量具备“遍历性”,否则就存在爆仓或出局的可能 。所以投资要因时因势而变,切忌路径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