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是认知的变现读后感精选( 五 )


这本书的创作同样得益于我的跨界经历 。我发现不管古今中外,顶尖智慧之间都是相通的,比如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的智慧与中国道家鼻祖老子的思想就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创作了一系列专栏文章“老子对话巴菲特”,这种跨时空的虚拟对话受到了投资圈内不少读者的喜爱 。
在此基础上,我对与投资认知相关的一些最核心的认知原则进行了条分缕析,逐渐形成了一个带有某种跨界特色的认知系统 。在这个梳理的过程中,我自己受益匪浅,它让我从一个“有知识的小白”逐步走向了专业 。继而,我也希望将这个认知体系分享给更多对投资理财有兴趣的朋友,这就是这本书的由来 。
投资是一场反人性的游戏
那么这本书核心的立意是什么呢?我先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
投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投资的科学指的是宏观大势研判、行业及企业基本面研究和估值这些可以“计算”的方面,投资的艺术则有关于认知及心性 。这两方面同等重要,但是在投资实践中,很多人更注重科学的一面而忽视艺术的一面,导致出现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 。
检索投资史,我们不难看到,成功的投资家往往也是认知及心性的大师,比如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约翰·邓普顿等 。而曾经辉煌一时,后来却一败涂地的投资家往往不是败于科学,而是败于认知,比如著名的华尔街股票作手杰西·利弗莫尔以及由多名诺贝尔奖得主组成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 。甚至连牛顿这样的科学巨匠也在股票投资中巨亏,最终发出那句著名的浩叹:“我可以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性的疯狂!”
我们每个人都有认知和心性的缺陷,这是由我们基因进化的进程所决定的 。进化的第一法则是基因的传递,为了完成这一目的,进化给人类制造了许多的“奖励”机制,它体现为各种感官的快乐,通俗地讲,就是所谓的“七情六欲” 。这些感官的快乐都是很短暂的,正因为快乐易逝,所以我们永不满足,贪求一旦过度就形成了“贪婪” 。
这些“七情六欲”不仅是短暂的,而且很可能还是“虚假”的 。科学实验发现,不管是猴子还是人类,预期将吃到自己最喜爱食物时的快感甚至多于真正吃到时的快感 。这种预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幻觉” 。事实上,焦躁、绝望、仇恨、贪婪……这些情绪都具备“幻觉”的成分,甚至我们心心念念的“自我”可能也是一种“幻觉” 。2这些“幻觉”可以理解为自然选择为了实现基因安全以及多产而给人类制造的某种认知漏洞 。不过,这并不是说“七情六欲”都要摒弃,“无情何必生自序 财富是认知的变现,破财是认知的沦陷斯世”,恰当的情感和有节制的欲望可以使人生的过程更加丰富多彩 。只是在投资这样需要高度理性的领域,我们需要对情感和欲望多一份深层的审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