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骡子”左宗棠

“犟骡子”左宗棠
文章图片

在“晚清四大名臣”中,左宗棠是一个异类 。
曾国藩会做人,朋友、弟子满天下;李鸿章会做官,用圆滑的手腕在朝野打太极;张之洞学问大,“中体西用”风靡一时;而左宗棠的外号是“左骡子” 。从外号就可以看出,此人属于性格刚烈、执拗的一类人 。
1852年,太平天国围攻长沙,湖南巡抚张亮基派人去请左宗棠出山 。自此,41岁的左宗棠开始了辉煌的后半生 。
左宗棠当时的工作相当于幕僚,但张亮基心大,他把巡抚的活儿全部推给了左宗棠,自己当甩手掌柜 。左宗棠也没推辞,如此大任,舍我其谁?他“昼夜调军食,治文书”,让太平军三个月都进不了长沙城,最终掉头北上,扑向武汉、南京 。自此,左宗棠一战成名 。
两年后,张亮基离开湖南,他又成了新巡抚骆秉章的幕僚 。在当时,巡抚可以换,但左宗棠换不了 。所以就有了那句著名的评价: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在之后的六年中,他辅佐骆秉章“内清四境”“外援五省”,以幕僚之身行巡抚之任,大家还心服口服 。
在“晚清四大名臣”中,左宗棠和曾国藩、李鸿章的关系都不是太好 。但曾国藩的修养很好,能容人 。
1860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浙江财赋之地彻底暴露在太平军的刀锋下 。这时,必须有人能独当一面,带兵收复浙江 。此时的曾国藩正在向南京进攻,无暇他顾,于是就放手让左宗棠组建“楚军”,并在第二年举荐他为浙江巡抚,南下收复浙江 。
49岁的左宗棠,抓住了人生中最大的机遇 。短短四年时间,他率军横扫浙江,官职从四品闲官,一路升为闽浙总督,封爵二等恪靖伯,后又晋封为二等恪靖侯 。
对欧美列强来说,19世纪的中国是一块让人垂涎的肥肉 。
19世纪70年代,沙俄武装强占伊犁,并且扶植阿古柏政权盘踞新疆喀什等地 。正当清政府准备派左宗棠带兵入疆之际,东南地区又传来了坏消息——日本入侵台湾 。在这种局势下,朝廷内部又爆发“海防”“塞防”之争 。
李鸿章主张重点防御海疆,防止英、法、美、日等国从大海而来,扰乱大清的财赋重地 。而左宗棠则主张“海塞并重”,因为西边有强大的俄国和从印度而来的英国 。
平心而论,二人坚持的立场都有道理,大清国的土地一块都不能少 。但是李鸿章主张放弃新疆:“我们的国土太大,新疆不要了 。”
此时的新疆压根儿不在大清手中,而是被俄国支持的叛军阿古柏占据,并且已经得到了英、俄的外交承认 。这就把“钢铁硬汉”左宗棠惹火了,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说不要就不要了?敢情不是你李中堂家的地,你就一点儿都不着急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