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骡子”左宗棠( 三 )


1880年,他已经69岁了 。由于水土不服,他经常早上咯血,还有浑身的湿疹 。这样的身体早已不适合远征,但想要回伊犁,自己就必须出关 。
左宗棠让人抬着一口棺材跟在自己身后,踏上平生最壮烈的征程 。69岁的老人,不能在家含饴弄孙,甚至有家难回,他图什么?只因此身早已许国 。
第二年,曾纪泽与俄国签订《中俄伊犁条约》,争取回部分主权和领土 。在当时,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条约签订的那一天,左宗棠刚好抵达北京,弱国外交的胜利,他也会感到些许欣慰吧 。
在晚清名臣中,左宗棠是一个异类 。他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点燃自己的一身正气作为火把,在浑浊的时代照亮前路,也温暖了整个世界 。
23岁时,左宗棠就写下一副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其气势之豪迈,丝毫不像前途未卜的年轻人 。近50年后,垂垂老矣的左宗棠依旧一身肝胆 。在西征新疆之前,他曾写过一封家书:“西事艰阻万分,人人望而却步,我独一力承当,亦是欲受尽苦楚,留些福泽与儿孙,留点榜样在人世耳 。”
当大清的衮衮诸公在醉生梦死时,他们是否知道,这个“抬棺上阵”的老人在万里戈壁中的奋斗?左宗棠在不顾生死拼杀时,是否知道,他所保卫的江山被一群瘾君子、真小人腐蚀得千疮百孔?
他是知道的 。尽管如此,左宗棠依然背对浮华,面向艰险,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下去,拖着身后的老帝国艰难地前行 。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真英雄 。世人都说左宗棠太犟了,可我就喜欢他这样的“犟骡子” 。在任何时代,最缺的就是这样的钢铁硬汉,他们才是民族的钢铁脊梁 。
【“犟骡子”左宗棠】(摘自《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