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剑是三星堆出土的吗,陕西发现完整汉墓出土大量文物,哪些文物让你印象深刻?

1、陕西发现完整汉墓出土大量文物,哪些文物让你印象深刻?       2021年4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在西咸新区大堡子村发现了一座保存完整的汉代墓葬,并且出土了100多件珍贵的文物 。最令人惊奇的是 , 在墓葬西侧发现了一个非常罕见的大型陶仓,里面有满满一仓粮食 。网友评论说“这是穿越了两千多年的粮食 。”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物 。
       第一个我们先来讲一讲来自三星堆遗址祭祀区5号祭祀坑的黄金面具,它于2021年1月出土,虽然只有半张,但是是我国考古的重大发现 , 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这个黄金面具高约二十八厘米,宽度大约是二十三厘米,最薄的地方只有零点二毫米,含金量大约为百分之八十五,银含量大约是百分之十三到百分之十四,除此之外,三星堆黄金面具还有一些其他的杂质 。
       第二个我们来聊一聊同样出土于三星堆的商青铜神树 。商青铜神树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 , 属于国家的一级文物 。商青铜神树一共有八棵 , 是古代蜀地的文明代表 。商青铜神树深刻的反映了古代蜀地人民天人合一、人神互通的宗教观念,是古蜀人智慧的象征 。
       第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是现存于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于1965年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是春秋晚期的越国的青铜器,是我们国家的一级文物,兼具了文化、军事、艺术等方面的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高 。越王勾践剑剑身造型优美、漂亮,并且在剑身上有对称的花纹,体现了古人有颇高的审美,被人誉为“天下第一神剑” 。
       文物中存在着历史文化 , 通过文物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生活,了解到古人的智慧 。古文物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好好爱护 。
商青铜神树、越王勾践剑、黄金面具 。黄金面具,是三星堆遗址祭祀区5号祭祀坑中出土的金器 。经检测 , 其含金量约为85%,银含量约为13%至14%,还有其他杂质 。春秋越王勾践剑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 , 被誉为“天下第一剑”,是青铜武器中的珍品,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
陕西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西汉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镀金铜器、玉器和铁器 ,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考古学家从这些墓葬中出土了80多面大小不同、风格各异的铜镜,这对研究还原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的风俗和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
黄金面具 , 出土的青铜物还有很多精美的雕刻品,成色非常好的宝石,还有各种古代有名画家和作家的文学作品 。

勾践剑是三星堆出土的吗,陕西发现完整汉墓出土大量文物,哪些文物让你印象深刻?

文章插图
2、中国各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你知道吗?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摹顾恺之《洛神赋图》,该文物是宋代的摹本,主要有三部分 , 该图以曹植的《洛神赋》为基础的绘画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
黑龙江省博馆镇馆之宝是金代铜坐龙和黑龙江满洲龙化石,该文物是研究金代历史和文化最重要的依据 , 不论是工艺水平和纹饰样式非常进展 。黑龙江满洲龙是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尊恐龙化石 。
吉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是契丹文八角铜镜和汉白玉耳杯,对研究辽契丹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汉白玉耳杯的材料为和田玉雕刻而成,做工极为精湛 。
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越王勾践剑和曾侯乙编钟 , 该剑是春秋晚期越王勾践随身佩戴的宝剑,是目前发现的青铜剑中最精品的宝剑 。曾侯乙编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该文物还是国宝级文物,代表了战国时期音乐和礼仪的最高成就,其文物价值已经超越了本身 。
安徽博物馆镇馆之宝是楚大鼎和吴王光鉴 。楚大鼎出土于楚文化的发源地寿春楚王墓,是楚文化的象征 。吴王光鉴是春秋吴国的文物,上面刻有的铭文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
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铜奔马,铜奔马是著名的东汉马踏飞燕,该文物为铜马脚踏飞燕而奔驰,该文物还是国宝级文物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精神价值 。
贵州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东汉铜车马,该文物保持完整,做工精良 , 是目前出土最大的铜车马 , 对研究东汉的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四川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青铜立人像,纵目面具,青铜神树 。这三个文物全部出土于三星堆 , 属于三星堆文化中的祭祀品,对研究三星堆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
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是后母戊大方鼎,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是清明上河图,上海市博物馆镇馆之宝是大克鼎 。
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唯一的存世精品 。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与物 , 牛骡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建筑,都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也为我们展现了九百年前的宋朝汴京城的盛世景象,虽然它也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属于祭祀用品 。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 。在商代的青铜方尊中,此器形体的端庄典雅是无与伦比的: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
这件器物被认为是传统泥范法铸制的巅峰之作,由于这件杰作达到的水平令人难以置信 , 一度被误以为采取了新的铸造工艺 。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一称司母戊鼎),全称为后母戊大方鼎 。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后母戊鼎是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中国高超的铸造水平 。
我知道,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是“清明上河图”、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四羊方尊、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雪景寒林图”、河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金缕玉衣、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是晋侯鸟尊、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东平汉墓壁画 。
有的是青铜器,有的是图,有的是字画,还有的是书籍,古董 。我知道,每个地方的镇馆之宝不一样 。
有的青铜器,有的图 , 有的书画,另有的书本,骨董 。晓得,每个地方的镇馆之宝不一样 。
勾践剑是三星堆出土的吗,陕西发现完整汉墓出土大量文物,哪些文物让你印象深刻?

文章插图
3、越王勾践剑使什么时候出土的?现在保存在哪里?您好,根据您的问题,越王勾践剑:
【出土】: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现荆州市荆州区)望山1号墓出土
【文物现状】: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 , 出土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 。在场文物工作者回忆,一名开采队员一不留神就将手指割破,血流不止 。有人再试其锋芒,稍一用力,便将16层白纸划破 。此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专家通过对剑身八个鸟篆铭文的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素有“天下第一剑”、“青铜剑之王”美誉 。
希望对您的问题有所帮助 。
勾践剑是三星堆出土的吗,陕西发现完整汉墓出土大量文物,哪些文物让你印象深刻?

文章插图
4、越王勾践剑是在哪出土的?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出土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 。专家通过对剑身八个鸟篆铭文的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 。让人惊奇的是 , 这把青铜宝剑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但剑身丝毫不见锈斑 。它千年不锈的原因是什么呢?
近年来,随着越王勾践剑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各种“复制”或仿制的相继出现 , 人们普遍相信 , 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是因为剑身经过硫化处理 。本报4月27日的《越王勾践剑因何千年不锈》文章也主要阐述了此种说法 。近日 , 湖北省博物馆、省考古所研究员后德俊撰文认为,该剑出土时并不是绝对没有生锈,只是其锈蚀的程度十分轻微,人们难以看出 。其次,出土至今还不足40年 , 该剑的表面已经不如出土时明亮,说明在目前这样好的保管条件下 , 锈蚀的进程也是难以绝对阻止的 。
后德俊研究员告诉采访人员,其实,24年前,他就曾经写过一篇名为《越王勾践剑不锈之谜》的小文章,刊登在湖北省考古学会主编的学术性刊物《江汉考古》1980年的第一期上 。当时,他认为已经将问题基本上说清楚了 。但由于《江汉考古》是一本学术性的刊物 , 加之1980年第一期又是其创刊号 , 发行量不多 , 许多人可能没有看过或不了解他的这篇小文章 。现在看到许多媒体关于越王勾践剑的报道离事实越来越远 , 他认为有必要将此事再次澄清 。目的是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从而加深对文物的了解 。
越王勾践剑主要成分为铜,出土的墓室曾经长期被地下水浸泡,剑完全隔绝氧气是其不锈的主要原因 。
后德俊研究员说,越王勾践剑是采用青铜铸造而成 , 这已经为现代科学分析所证实 。
我国古代的青铜器 , 主要为铜与锡的两元合金,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就有“四分其金(铜),而锡居一 , 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的记载 。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的合金组成中,铜与锡的含量依制作的年代、地点、原料来源、工艺的不同而不同 , 一般说来,铜的含量在70%-80%或稍高、锡的含量在10%-20%左右,此外,合金中常常还含有铅、铁等其它成分 。
越王勾践剑的含铜量约为80%-83%、含锡量约为16%-17%,另外还有少量的铅和铁,可能是原料中含的杂质 。作为青铜剑的主要成分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在日常条件下一般不容易发生锈蚀,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一 。在古代墓葬中 , 它发生锈蚀的途径一般说来有这样几条:在潮湿的条件下,有空气或氧气存在时 , 发生锈蚀,生成铜盐;在潮湿的条件下与贵重金属(如金、银等)接触 , 产生电化学腐蚀;与硫或含有硫的物质接触,生成铜的硫化物等 。
再来看看越王勾践剑所处的外部环境:该剑1965年冬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内棺中,位于墓主人的左侧,出土时插在髹漆的木质剑鞘内 。这座墓葬深埋在数米的地下,一椁两棺,层层相套,椁室四周用一种质地细密的白色黏土、考古学界称之为白膏泥的填塞 , 其下部采用的还是经过人工淘洗过的白膏泥,致密性更好 。加上墓坑上部经过夯实的填土等原因,使该墓的墓室几乎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 , 这么多的密封层基本上隔绝了墓室与外界之间的空气交换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在完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 , 钢铁都不会生锈的 。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二 。
望山一号楚墓处在现代荆州附近的漳河二干渠上,地下水位较高 , 该墓的墓室曾经长期被地下水浸泡,地下水酸碱性不大,基本上为中性,这从该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木器保存情况较好而得到证实 。地下水浸泡后 , 墓室内空气的含量更少 。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三 。
此外,还有三点证据可以证明,越王勾践剑的不锈之谜完全是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所致 。
第一,越王勾践剑出土时不是绝对的没有生锈 , 只是其锈蚀的程度十分轻微,人们难以看出 。该剑出土后一直放在囊盒中妥善保管,但是,出土至今还不足40年,该剑的表面已经不如出土时明亮了,说明在目前这样好的保管条件下,锈蚀的进程也是难以绝对阻止的 。
第二,与越王勾践剑同时出土的还有三件青铜剑,这三件青铜剑都放在该墓棺外的椁室内,相对说来它们所处环境的密封程度不如越王勾践剑,但是它们的锈蚀程度也较轻微,甚至与越王勾践剑完全相同 。
例如 , 出土于该墓头箱(考古术语,指墓主人头部所对的椁室)、编号为T109的青铜剑,素面无花纹,出土时“刃薄而锋利 , 保持着耀目的光泽”(考古发掘报告语);出土于该墓边箱(考古术语,指墓主人身旁所对的椁室)、编号为B127的青铜剑,形制与越王勾践剑相近,“整个剑身的两侧均满饰黑色的菱形花纹,非常优美 。保存也很完好,刃薄而锋利,可与越王勾践剑媲美 。”(考古发掘报告语)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内、被称为“铜斧之王”的大铜斧,出土于湖北大冶铜绿山古代开采铜矿石的矿井内,表面布满了与刃部垂直的划痕,是一件古代劳动人民实用的采矿工具 。由于出土于古代矿井淤泥中,出土时表面仍然泛有青铜的光泽,锈蚀程度也较轻微 。
第三,与越王勾践剑时代相近、制造工艺也相近的吴王夫差矛,1983年出土于江陵马山楚墓,由于该墓的保存情况不好,棺木等大都已经腐烂 , 夫差矛出土时不仅矛柄几乎全部腐烂,其青铜表面也都布满了绿色的锈层 。后德俊研究员说,他曾亲手保护处理过这件珍贵文物,其锈蚀情况与同时期的其它出土青铜器基本相同 。
以上所述均已说明,越王勾践剑的不锈之谜完全是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所致,而不是其它 。
勾践剑表面上的硫化物 , 其实是墓室中尸体、丝绸衣物、食物等腐烂后产生的 。
后德俊研究员说,越王勾践剑出土至今仅做过一次质子X荧光非真空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剑表面黑色花纹处的含硫量只有0.5%、剑格表面的含硫量比较高,达0.9%-5.9%,在剑身的其它部位都未检测出有硫存在 。这就说明该剑锈蚀程度的轻重与硫的存在没有关系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硫化铜是一种结构并不致密的物质,无法在青铜器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现代文物工作者在保护古代青铜器时从来也未采用过硫或硫化物 。
古代工匠们是否在越王勾践剑的表面采用过硫化处理的工艺呢?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硫化铜是一种结构并不致密的物质 , 在用剑时 , 人的手指会经常摸到剑格,从而很快就将该处的硫化铜抹去 , 既如此,还有必要进行硫化处理吗?
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们的墓葬中一般都有大量的陪葬品,情况十分复杂 。尸体、丝绸衣物、食物等腐烂后都会产生相当多的硫化物,这就是越王勾践剑上硫的来源 。
越王勾践剑上的花纹是用金属锡制成的,这已为现代科学分析所证实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表面装饰有多种,采用锡是其中之一,青铜的亮黄色与锡的亮白色相互衬托,耀眼美观 。但锡有两点不足,一是硬度低,容易出现划痕,所以只能填在剑身的花纹内;二是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而使光泽暗淡 , 失去了装饰的意义,所以这种方法并没有被较广泛的使用 , 考古发掘中出土这类文物比较少的真正原因正在于此 。几年前,湖北鄂州市博物馆青铜镜研究所就已经仿制出这种花纹,采用的工艺比较简单,也毫不神秘 。
越王勾践剑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 。
196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一座楚国的墓葬中,出土了600多件器物,其中就有这柄铜剑 。在场考古工作者回忆,一名开采队员拿剑时一不留神就将手指割破,血流不止 。有人再试其锋芒,稍一用力,便将16层白纸划破 。
此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八字,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显示出铸剑师的卓越技艺 。
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 , 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历史文化价值很高,此剑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剑”,堪称我国国宝 。 
【勾践剑是三星堆出土的吗,陕西发现完整汉墓出土大量文物,哪些文物让你印象深刻?】越王勾践宝剑出土在湖北江陵楚国贵族墓,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嫁妆说 , 勾践曾把女儿嫁给楚昭王为姬,因此,这柄宝剑很可能作为嫁女时的礼品到了楚国,后来,楚王又把它赐给了某一个贵族,于是成了这位楚国贵族的随葬品 。
另一种意见是战利品,即公元前309年至前306年间,楚国出兵越国时楚军缴获了此剑,带回了楚国,最终成了随葬品 。
扩展资料
家通过对剑身八个鸟篆铭文的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越王剑”是越王勾践请铸剑名师经历数年精心铸造出来的 。据《吴越春秋》和《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曾特请龙泉宝剑铸剑师欧冶子铸造了五把名贵的宝剑 。
其剑名分别为湛庐、纯钧、胜邪、鱼肠、巨阙 , 都是削铁如泥的稀世宝剑 。据称,后来越被吴打败,勾践曾把湛庐、胜邪、鱼肠三剑献给吴王阖闾求和 , 但因吴王无道,其中湛庐宝剑“自行而去”,到了楚国 。
为此 , 吴楚之间还曾大动干戈,爆发过一场战争 。此剑虽历经数千年 , 但剑身没有锈迹,花纹光亮如新,剑锋闪烁寒光 , 依旧锋利无比,实为旷世罕见之奇物 。成语“卧薪尝胆”中的男主角勾践嗜好铸剑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越王勾践剑
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青铜剑,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座楚国贵族墓中出土 , 全长55.6厘米 , 越玉勾践剑虽然已深埋地下2300多年 , 但至今仍光洁如新,寒气逼人,锋利无比,曾试之以纸,二十余层一划而破 。足证《战国策 , 赵策》所记吴、越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医”决非向壁杜撰 , 《越绝书·宝剑篇》曾记有名剑鉴赏家薛烛对越王勾践的“纯钩”宝剑评论说:“手振拂扬,其华淬如芙蓉始出 。观其瓤,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溢于塘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 , 焕焕职冰释 。……虽复倾城量金 , 珠玉竭好犹不能得一物” 。而《庄子·刻意篇》则云:吴越之剑“押而藏之,不敢用也,主之至也” , 其声价之重自不待言 。
据复旦大学等有关专家进行科学测定,越王勾践剑的主要的成份是青铜和锡 , 还含有少量的铅、铁、镍和硫等,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在精密磨床生产的产品相媲美,充公显示了当时越国铸剑工匠的高超的技艺 。1973年6月在日本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时,这把宝剑和东汉的银楼玉衣都是其中的精品,郭沫若先生在展出前,专为勾践剑和银楼玉衣题诗一首,诗云:“越王勾践破吴剑,专赖民工安错金 , 银搂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 。并指出“剑铭自作,实赖民工;衣被王躯 , 裁成对革 。创浩历中者 。并北英雄帝干 。乃是人民工匠当 时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曾在祝辞中说:“在这次出土文物展会里还特别展出了与楚有关系的古城发掘出越王勾践的剑 。对中国政府这种特殊的照顾和好意,我表示衷心地敬意越王勾践剑的展出,轰动了日本科技界和考古学界,许多学者对我国古代精湛的铸剑工艺盛赞不已 , 叹为观止 , 1984年12月越王勾践剑又和刚在江陵出上不久的吴王夫差矛赴香港展出,被香港各界人士誊为“稀世珍宝” , 是我国古代兵器中的“双壁” 。
然而 , 当时的越国领土地处今浙江一隅 , 越王勾践的宝剑为什么会在远隔千里之外的江陵墓中出土呢?香港考古学家吕荣芳先生根据该楚墓中一起出土的竹简研究,认为墓主人滑即邵滑,也即淖滑,邵滑是楚怀王时的大贵族,吕先生进一步从《史记·甘茂列传》和《韩非子·内储说下》所载史料剖析,认为楚怀曾派邵
滑到越 , 离问越国内部矛盾,诱使越国内乱,而楚怀王乘乱之机而亡越 。邵滑是灭越的大功臣:楚怀王把从越国掠夺回来的越王勾践剑作为战利品赏赐给了邵滑,邵滑死后,将这把弛名天下的宝剑殉葬,以显赫他生前的功绩 , 这是有可能的(见《厦门大学学报》1977年第4期),中山大学古文研究室同志通过对该墓出士竹简的整理研究 , 也主张墓主人是邵固,越王勾践剑是从越国缴获的战利品 。(见《中山大学学报》1977年第2期) 。
陈振裕先生从这座楚墓出土的竹简,墓葬形制,随葬器物与其他墓葬的同类器物分析比较,不同意上述观点 , 认为墓主邵固并非邵滑,墓主邵固应是生活在楚威王或早些时候,而史书记载中的邵滑主要政治与外义活动都在楚怀王后期,邵固与邵滑是生活于不同时期的两个人 。墓主邵固生前的社会地位只相当于大夫这一等级;而史书记载中的邵滑在楚怀王十五年以前就是楚国的一位老练的外交家,在“齐破燕”后,曾担任了联赵魏伐齐的重要使命;尔后又被派到越国,为越王所用 。五年后 , 由于邵滑在越国搞离间活动,遂使越国内乱,楚国便趁机出兵灭掉越国,邵滑是灭越的大功臣 。根据史书和竹简所记,楚越之间的关系在楚威王之前是很密切的,楚昭王曾娶越王勾践之女为妃,而勾践将他珍贵的青铜宝剑作为嫁女之器而流入楚国 , 这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墓主邵固是以悼为氏的楚国王族,从他祭把先王、先君推测 , 他是楚悼王之曾孙 , 竹简中还记他常“出入侍王”,说明他与楚王的关系非常密切 。死时很年轻 , 楚王为了表彰他的忠心侍候而把名贵的越玉勾践剑剔葬邵固墓中,也是很有可能的(陈文见《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 。
方壮酞先生则认为越王勾践剑何以会流落到楚国来,这是和楚国灭越问题分不开的 。因此,江陵望山1号墓的上限必然在楚国灭越以后 , 它的下限必然在楚顷襄王徒都于陈之前 。因为楚国灭越以前,越国正在强盛时期,勾践宝剑不可能流落在国外 。据方先生研究,越王勾践剑也有“可能是越国王子奔楚国 , 客死郢都的随葬品”(见《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 。除上述三种意见外,已故的著名考古学家夏鼎先生认为:春秋未年,晋联吴以抗楚 , 楚联图吴 , 互相报聘,故吴物人晋,而越器亦出土于楚都,勾践灭吴以后,越楚接壤,更有交流互赠之可能也(引自《文物天地》1986年第5期谭维四文章) 。如此看来,越王勾践这把随身佩带的青铜宝剑,为什么会在远离越国的江陵楚国墓葬中出土 , 还是一个未解之迷 。
越王勾践剑(Sword of Goujia),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出土于湖北江陵马山5号楚墓出土 。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 。经无损科学检测 , 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 。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 。
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 。刻有“钺王鸠浅 , 自乍用鐱”八字 。
勾践剑是三星堆出土的吗,陕西发现完整汉墓出土大量文物,哪些文物让你印象深刻?

文章插图
5、我国青铜器有很多,其中有哪些青铜器堪称是国宝级的?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 。它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 。何尊于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今宝鸡市陈仓区)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中国古代青铜器之王”,而且,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 。1939年,它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现藏国家博物馆 。它的铸造工艺精湛 , 造型魁伟,纹饰雄奇,不但反映了我国商代青铜文化的水平 , 而且,在世界青铜文化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说到著名的青铜器 , 首先应该是进入中学课本的那些,比如司母戊鼎,器形很大,是商王祭祀母亲的,据专家推测用料上千公斤且需要二三百人合作才能制成;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 。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鼎在我国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器物,“天子九鼎”、“问鼎中原” 。鼎这种祭祀器是王权的象征 。而不能称之为“文明遗址”,最典型的是位于浙江的良渚遗址,距今5000多年 , 完完整整的一个上古王国,规模、发达程度远超同期西亚等文明遗址,但缺少一项硬性标准:青铜器!
早在商朝中期 , 青铜器的品种已经很丰富 , 其器型多样、浑厚凝重、花纹富力、铭文也逐渐加长 。商朝青铜器主要是礼器 , 专门用于王室贵族典礼或祭祀等重要活动 。如果认为“青铜器”指“青铜材质的器物”,则最早一件为锡青铜刀,出土于甘肃兰州附近东乡林家的一处马家窑文化房址中,距今约4740年,在该遗址的一处灰坑中,出土了一块“碎铜渣”,为冶铜产物之一 。
司母戊鼎(后母戊鼎) 商代 最重的青铜器 ;四羊方尊 商代 ;青铜大立人像 青铜纵目人神像 三星堆出土 商代 ;毛公鼎 西周 铭文最多的青铜器 ;莲鹤方壶 东周 ;越王勾践剑 春秋 ;曾侯乙编钟 战国 ;秦始皇陵铜车马 秦代 最大的青铜器 ;长信宫灯 西汉 中华第一灯 ;铜奔马(马踏飞燕) 东汉 中国旅游标志。
司母戊鼎 , 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代古墓中,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
我认为越王勾践的铸剑就算是一件国宝级别的青铜器,越王勾践剑出土时也很有光泽,削铁如泥,展现了我国古代铸剑的超高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