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故事的读后感大全( 三 )


书里还详述了美国FDA从监管药物安全性到有效性的一步步体制完善的过程,Frances Kelsey力拒沙利度胺,避免大量畸形婴儿的故事耳熟能详,而且,她也是当前全世界通行的药物上市流程的制定者 。先是IND,然后一二三期临床试验到上市 。作者有自己的思考,认为这个流程有其高昂的代价,即改善程度越小的新药其研发成本越高,且随着新药研发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个流程的沉重成本负担使药企不得不提高药价,并间接地促成医药行业的巨头垄断,小药企很难竞争 。
抗生素滥用也是书里花了大量笔墨的地方,大范围的低剂量抗生素使用是诞生超级细菌的理想环境,人类和细菌之间是无止境的进化博弈,就像人类与病毒之间,人类与人类之间,生命脆弱 。
Sting的歌词:
For all those born beaneath an angry star.
Lest we froget how fragile we are.
《抗生素的故事》读后感(四):科学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部关于抗生素研发、发展、兴盛,以及现今存在的问题的科学史,不仅讲述了那些对抗生素发明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的故事,而且还透过抗生素这个现代药物的鼻祖,介绍了现代药物背后关于技术发展以及利益博弈的历程 。所谓抗生素,一般指能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一类药物,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所产生的具有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生存的一种代谢产物 。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
在抗生素发现以前,人类的医药处于蒙昧之中,人们对病理和对症的药物知之甚少,拿着几款有一点疗效的药物和疗法,去治疗几乎所有疾病,医学仍然属于最古老的艺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科学” 。时间来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现代医学终于迎来了它的春天,一个个伟大的名字登上了医学史的舞台 。路易·巴斯德,发现发酵、腐败、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发的;罗伯特?科赫发现了病原体以及制定了病原体致病“四大假设”诊断工具;保罗·埃利希提出了“靶向疗法”并针对性的寻找克制某种病原体的药物;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钱恩、弗洛里及希特利领导的团队发现了制造青霉素的方法并协助完成了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所有抗生素药物——如磺胺类药物、β-内酰胺药物(例如青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陆续问世了 。抗生素的发现和工业化生产,其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从远古人类诞生开始,那些陪伴并夺取了无数人生命的疾病,终于被人类降服,人类因病死亡率大幅下降 。
相比于精彩的抗生素的发展史,其科学背后的故事更加深刻并引人注目 。在我们对于科学的认知中,总是崇拜那些伟大的人物,但从科学史来看,没有哪一个科学理论是某个人完全凭空自己创造的 。科技的发展有无数前人一点点的积累和发展,由某一位或者某几位天才人物将其完成,后续还会有无数人进行验证和实现,割裂其他人的贡献,以及科技诞生土壤的作用,只聚焦于个人的天才,会使得我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英国的医药科技发展的资金,来源于贵族们的个人捐赠,数量十分有限,而德国的医药科技,依托于其染料企业巨头们的投资,以及强大的教育体系,实现了科研与产业化的无缝连接,使德国在现代医药科技领域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青霉素诞生于英国,但英国人却无力将它实现产业化,而美国政府动员企业、政府部门、军方等数个机构,最终实现了青霉素的产业化,并一举成为了医药行业的领导者,获得青霉素生产授权的,原本只是做维生素和传统药物的那些制药企业,最终成长为如今制药行业的执牛耳者,比如辉瑞、默克、施贵宝、雅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