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的中介是指什么,实践的客体是指什么?

1、实践的客体是指什么?客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
客体意思是指存在于主体之外的客观事物 。实践的客体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客体是一种不依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二是客体不是与客观事物相等同的概念 , 而是为主体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对立的东西 。
拓展材料:
1、实践由主体、客体和中介构成 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属性 , 有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基本形式 。
2、客体是主体活动的对象 , 是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那一部分客观事物,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历史性的属性,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三种基本形式 。实践中介是主体用于客体的工具、手段或程序和方法 。实践就是以主体、客体和中介为基本骨架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动态过程 。
3、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表现在,两者互相规定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实践是主体和客体对立统一的基础 。实践就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客体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
实践的客体是指什么解释如下 。
实践的客体,是指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所谓实践的中介,是指连结主体与客体的各种工具、手段以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
实践的本质:
实践的本质是人类能动改造客体的物质性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感性的现实活动 , 一方面它作为现实的感性活动具有明显的物质能量和客观制约性,另一方面又是体现人的主观意志、理想追求的自主性活动 。
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它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
2、实践是人类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它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
3、实践是历史发展着的社会活动,它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
实践的基本形式:
1、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 。
2、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
3、科学实验活动 。

实践的中介是指什么,实践的客体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2、实践的中介系统包含哪些方面?1、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
2、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
实践发挥创造作用贯穿着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 。这些都是需要中介系统来发挥作用的 。实践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三个方面构成 。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 。
客体是指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主体客体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也就是主体对象化 。
如人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制造出先进的生产工具 。客体主体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
客体和外界事物的形态、属性、规律等经由人的实践活动拓宽了人的视野,发展了人的智慧,增长了人的才干,丰富了人的情感,磨炼了人的意志,从而转化为个体的素质和能力 。如人类通过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获取了新的知识,提高了人们的科学技术水平 。
扩展资料:
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 从而也是整个社会关系生成、演进的基础和根据 。实践内在地包含着的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实践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不是作为给定的、现成的结构强加于人的生存之中,“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 , 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也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 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这些,非常明白地说明了生产关系和一切社会关系都内生于从而依赖于物质生产活动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践 (哲学名词)
1、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2、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实践发挥创造作用贯穿着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 。这些都是需要中介系统来发挥作用的 。实践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三个方面构成 。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社会 。
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1,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2,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实践的中介是指什么,实践的客体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3、实践的中介是什么?实践的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是一种能动的过程,是联结理论与现实,主观与客观,此岸与彼岸的桥梁 。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
实践有着诸多的含义,经典的观点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包含客观对于主观的必然及主观对于客观的必然 。实践的基本形式: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民族、宗教、司法、社会治安、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活动 。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一切客观物质的社会性活动 。实践包括三方面基本内容: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践 。
实践的中介是指什么,实践的客体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4、实践的中介指什么?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是书本上那种有一字一句的标准答案的,如果是那种,我就不知道了 。
我认为答案是思维 。
我是这样想的:哲学里强调的两个最基本的对立面就是精神与物质,放到人身上就是感官与理智,感官对应更大的概念物质 , 同理,理智对应的是精神 , 柏拉图的理性论和亚里斯多德的学说就刚好分别反映了这两个对立面 。
楼主问的是实践的中介 , 我们知道,实践是现实的、非理想的,它可以对应纯“物质”层面的东西(这里的物质并不一定是指化学成分),而在这个问题上,最“精神”层面的就是感官(是的,我没有打错字) 。试想,一个人面对一个问题或事件时,首先是通过感官来接受信息,这是基?。鞘切榈?,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最后他去做这件事情了,去实践了 , 这是最实际的 。那么在者两者之间的“中介”是什么呢?是思考、是思维、是认识,是理智的发掘和判断过程 。这里思维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思维,人处理了感官接受的信息;再通过思维,把信息转化为自己的决定(即主观意念) , 最后转化为实践 。
ps;我打了那么多字 , 如果你把悬赏分提高一点儿我会很高兴 。不过不调也是你的权利…88
主体和客体是实践活动的两极,在客体和主体之间还有一个将这二者联系起来的中介 。
这就是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
发现――观察――实践 。
人的正常思维 。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就是主观能动性撒
实践的中介是指什么,实践的客体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5、实践的基本结构上一篇分享了实践的本质以及他的特征 , 我们知道了实践是感性的、有对象性的一种物质活动,是指实践是人类具备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 。这里突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实践的主体只能是人” 。它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
本篇和大家继续分享“实践有哪些结构构成” 。
我们知道实践的本质是人类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 , 也就是说实践具有创造的能力,他具有可以把人们想象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功能 。既然是创造,谁去创造?那么实践就要有一个主体 。要创造什么?这就是主体的创造对象,我们称之为“客体” 。那么怎么去创造呢?他就不可能是单方面的完成了,是怎么做到的呢?用什么方法或者工具?方法和工具就构成了实践的中介 。
所以,实践的结构分为:主体、客体、中介 。有了这三个因素 , 实践活动才能得以执行 。
上文说到“实践的主体只能是人” , 那么可不可以理解为“人是实践的主体呢”?并不是 。
实践的主体只能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实践的主体 。
怎么理解呢?这里我们要重点了解什么是主体?主体指的是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 。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
说到主体的能力,它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 。其中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 。其中知识性因素是首要能力,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 也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 。非知识因素主要是指情感和意志因素 。
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这也是主体的分类 。
实践的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客体是物,但不是所有的物都是客体 。
实践的中介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可分为两个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 , 感官和身体能放大的物质性系统工具 。二是需要符号工具,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的现实形式 。
【实践的中介是指什么,实践的客体是指什么?】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知道了实践的结构分为:主体、客体、中介,三个部分 。那么下一篇继续分享主客体的作用关系 , 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实践活动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