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八吃乌饭的由来,民间传说:吃乌饭的由来

1、民间传说:吃乌饭的由来相传,古时候黄田有一位叫石驮的农民触犯了官府,被抓到县衙里去坐牢 。古时,坐牢的人要家里给送饭 , 否则会饿毙身亡 。其妻明珠挑着大米到县城,找一家亲戚住下,一日三餐把米饭用油盐炒得香喷喷,送到大牢里给丈夫过活 。
牢卒们一见到亮油油、香喷喷的大米饭,馋得口水直流,明珠送去的炒饭都被牢卒扣除,吃到自己的肚子里,所剩无几给石驮 。有一日探监,明珠隔着铁窗看着皮包骨头的丈夫,泪珠涟涟,无计可施 。
回到亲戚家,明珠痛哭了一场之后终于想出了送饭的好主意 。天微微亮,她就上山采回一篮“乌饭芦”叶,放在窝里煎了一大碗乌黑的叶汁,然后用它煮了一小锅饭,一锅米饭变得乌黑发亮,味道比原来更香 。
牢卒们一见到“乌饭”,都以为一盘烂饭,捂着鼻子 , 叫明珠自己直接送给丈夫 。明珠把饭端到石驮面前 , 石驮亦感到莫名其妙,待妻子把“乌饭”的来由告诉他后,石驮感激地接过“乌饭” , 不久就恢复了体魄 。一年后,石驮期满被释放回家 。
明珠死后,这一带人们便在四月初八明珠的生日这天做“乌饭”吃,此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

四月初八吃乌饭的由来,民间传说:吃乌饭的由来

文章插图
2、乌米节来历?“乌米节”是浙江、江苏、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传统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或四月初八前后举行 。(农历四月初八吃黑米饭) 。
(畲族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乌饭节” 。)
 来源传说一:
目连救母传说 。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被目连救母的孝心和事迹所感动 。也出于对各家逝去的亲人不受饥饿折磨之苦的美好心愿,便在目连第一次为母送饭的农历四月初八《也是佛诞日)煮吃乌饭 。这种习俗至今在当涂县部分乡村仍有沿袭 。
来源传说二:
唐朝时畲族英雄雷万兴领导畲军反抗官府,被朝廷军队围困在大山里,失去外援,粮草断绝 , 畲家军只得在大山里寻找食物 。
时值深秋,山里大部分树木落果,唯有一种叫乌稔树的野生植物,叶虽落了 , 枝条上却挂着串串象珍珠一样的甜果 , 大家采来一把带回营地,雷万兴也尝了尝 , 感到香甜可口,于是传令大量采集野果充饥,军粮解决了 , 抗击官军取得了胜利 。
畲民们为了纪念雷万兴率领畲军反抗官兵的胜利 , 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 , 男男女女都出门“踏青” , 采集乌稔叶,家家都做乌米饭,流传至今便成为畲族的一个节日 。
来源传说三:
(最为人信服的说法):战国时期,孙膑被庞涓陷害,被关进猪舍 。为瞒过庞涓爪牙的监视,老狱卒用乌饭树叶煮糯米,捏成一个个呈乌褐色的极像猪粪的饭团子,偷偷送给孙膑吃 。孙膑吃了这种饭团,不但活了下来,而且身体更加强壮了,并终于逃出了监狱,报了仇 。因为孙膑第一次吃乌米饭正值立夏那天,所以杭州一带流传着立夏吃乌米饭的习俗 。
来源传说四:
四月初八是浴佛节(释迦牟尼生日),西域佛家弟子以黑黍饭祀之,中国佛家也相仿效 。因为乌饭可口,又有益于健康,人们便争相煮乌饭赠送亲友 , 于是流传成俗 。溧水等地农民还用乌饭酿酒,溧水乌饭酒一般在生女孩时制造一坛,直保留到女孩长大出嫁之日方能开饮 , 所以此酒特别醇香可口 。
来源传说五:
宋将杨文广被奸臣陷害入狱,他姑婆杨八姐送饭,常常被狱卒扣下吃了,于是杨八姐想出办法 , 用乌饭叶做饭送去,狱卒看到这种乌黑的食物就不敢吃了 。

您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一下乌米节的具体来历 。
中国是没有这个节日的
四月初八吃乌饭的由来,民间传说:吃乌饭的由来

文章插图
3、农历四月初八为什么要吃“乌饭”农历四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乌饭节 。民间传说是因为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为了吃到饭 , 想办法用南烛叶捣汁染米,煮成乌饭送去,饿鬼们不敢吃那乌饭 。母亲才终于得以饱腹,老百姓年年吃乌饭,纪念目连这位孝子 。
乌米饭原为中国民间节日食品 , 唐代即有 。江苏和安徽一带每逢农历四月初八 , 多有人家用乌饭树叶煮乌米饭,已成习俗 。
从宋代开始 , 佛家开始将青精饭作为斋食 。尤其是在四月八日浴佛节 , 佛教徒多造乌米饭以供佛,因这个原因也叫阿弥饭 。元代开始在诗词中始见在寒食节吃青精饭,吕诚《寒食漫兴书所见三首》:“加餐未厌青精饭,烂煮那无白石羊 。”
明清以后,青精饭还成为南方许多地区社日的节令食品 , 如明代广东一带社日食用的五色饭也是从青精饭派生而来的 。清代李调元《南越笔记》卷载:“今苏罗人每以社日为青精饭相饷 。”今天上海一带清明节吃的青团,明代郎瑛认为这也是从青精饭演化而来 。
在江苏溧阳,民间传说是因为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目莲的母亲在十八层地狱饿鬼道受苦受难,目莲修行得道后 , 费尽周折,求得恩准,去地狱看望母亲,但每次备了饭菜都被沿途的饿鬼狱卒抢吃一空 。目莲为了让挨饿的母亲吃上饱饭 , 百思不得其法,为此,经常在山上徘徊 。有一天(其时为农历四月初八),目莲在无奈、烦躁之中,不经意地在山上随手摘下身边矮树上的叶子,放入嘴中无聊地咀嚼,发现这种树叶香润可口,叶汁乌黑 。目莲心想,如果用这种树叶汁浸米,烧成乌黑的米饭给母亲送去,就不会遭狱卒抢吃 。于是目莲就将采摘的树叶拿回家捣碎 , 用叶汁浸米,蒸煮成乌饭后,再给母亲送去 。果然,饿鬼狱卒们不再争抢,而目莲的母亲总算吃上了饱饭 。目莲也最终救母脱离饿鬼道 。为了褒扬目莲的一片孝心,溧阳人年年吃乌饭,纪念目连这位孝子 。
四月初八吃乌饭的由来,民间传说:吃乌饭的由来

文章插图
4、四月初八是佛教什么日子,为什么江浙在这一天吃乌米饭?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 。称为浴佛节,又称佛诞日、佛诞节等 。
而农历四月初八,又是中国传统的乌饭节 。民间传说是因为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为了吃到饭,想办法用南烛叶捣汁染米,煮成乌饭送去,饿鬼们不敢吃那乌饭 。母亲才终于得以饱腹,老百姓年年吃乌饭 , 纪念目连这位孝子 。
从宋代开始,佛家开始将青精饭作为斋食 。尤其是在四月八日浴佛节,佛教徒多造乌米饭以供佛,因这个原因也叫阿弥饭 。宋代葛胜仲的《四月八日蒙文饷黑饭》诗描绘了当时浴佛节食用青精饭的情景:“热际初尝四月八,磨香灌佛晓泉寒 。丞公忽致般木饭,儿辈惊看欢喜丸 。”
另一首云:“点漆饭蒙清净供,翻匙那敢配羊寒 。独欣法味盈斋钵,尚欲诗辞看弹丸 。”宋代范致明在《岳阳风土记》中说:“岳州四月八日取羊桐叶淅米为饭,以祠神及祖先 。
是佛祖生日 和民俗吃什么无关
四月初八吃乌饭的由来,民间传说:吃乌饭的由来

文章插图
5、畲族乌饭节的来历是什么?【四月初八吃乌饭的由来,民间传说:吃乌饭的由来】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也因为民族众多,文化色彩也是五彩缤纷 , 节日文化更是非常繁多,有的节日是非常的具有意义,有的是非常有趣,各有各的特色,其中畲族的乌饭节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节日,你知道畲族乌饭节的来历是什么吗?本期传统节日为你解析 。
来历一说起乌饭节 , 人们便会想起目连救母的汉族民间故事 。目连的母亲因故被阎王打入十八层地狱 。出于对母亲的孝敬,叩求到地藏王所赐能打开地狱之门的如意杖,给母亲送饭 。目连每次送给母亲的白米饭,都被看守地狱的恶鬼抢去吃了,母亲经常挨饿 。为了不让母亲饿肚子 , 目连翻山越岭,遍尝百草,发现—种汁液发乌的树叶,清香生津 , 提神开胃,因其煮成的糯米饭,虽然颜色发黑,却十分可口 。目连煮成乌饭,送往狱中,恶鬼见饭乌黑,不敢吃 , 只好给目连的母亲吃 。从此 , 目连的母亲就不再饿肚子了 。目连为使母亲摆脱地狱之苦,一心向佛,苦心修练,终于感动了佛祖,使母亲得以复活 。目连终于和母亲重新团聚 。千百年来 , 人们一直被目连救母亲的孝心和事迹所感动 。也出于对各家逝去的亲人不受饥饿折磨之苦的美好心愿,便在目连第一次为母送饭的农历四月初八《也是佛诞日)煮吃乌饭 。这种习俗至今在当涂县部分乡村仍有沿袭 。
来历二传说是唐朝时,畲族英雄雷万兴领导畲军反抗官府,被朝廷军队围困在大山里,失去外援,粮草断绝 , 畲家军只得在大山里寻找食物 。时值深秋,山里大部分树木落果,唯有一种叫乌稔树的野生植物,叶虽落了 , 枝条上却挂着串串象珍珠一样的甜果 , 大家采来一把带回营地,雷万兴也尝了尝,感到香甜可口,于是传令大量采集野果充饥,军粮解决了 , 抗击官军取得了胜利 。过后有一年三月初三,雷万兴突然忆起大山里食过的甜果,便又想吃乌稔果,可是这时正是春天,乌稔树刚刚抽出绿叶,那有甜果呢?乡民只好采下乌稔树叶子加工后和着糯米一起炊煮,结果糯米也呈现出同乌稔果一样的蓝黑色,香味很浓,雷万兴吃了,食欲大增,异常高兴,下令畲军每年这一天都煮乌米饭 。畲民们为了纪念雷万兴率领畲军反抗官兵的胜利 , 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男男女女都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 , 家家都做乌米饭,流传至今便成为畲族的一个节日,现今的“乌饭节”除了保留原有的习俗外,还载歌载舞,更加热闹非凡了 。
您也许还喜欢:2015年黄道吉日查询一览表大全2015年结婚吉日一览表盘点清明祭祖对联有哪些传统习俗之大年初十习俗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 , 您可以在底部点个赞或者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