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奇特的女孩的读后感大全( 十 )


角色的荒诞也处处皆是 。Sternberg对肉身(embodiment)极度恐惧 。由embodiment出发,我们还可以说他真正恐惧的是“化成肉身”,也就是对自己拥有肉身的意识 。下了飞机之后,他不敢去上厕所,因为他怕Mark进了厕所后发现他在大号 。粪便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体,而幽闭恐惧症则更加重了对身体的恐惧 。
这篇作品很多元素已经昭示出了七年后的那本厚书,因此这个故事我建议作为读《无尽的玩笑》前的准备阅读 。从上面梳理的情节来看,华莱士开始将这种多线并行且最终汇合的手法更加繁复化,最终落成《玩笑》中庞大复杂但却有着极强的内在粘性的情节结构 。
这篇故事也直接贡献了《玩笑》那独特的片段标题 。在本篇故事的一开始,华莱士用了障眼法,将看似是有逻辑感的,能分隔并总结故事部分的小标题放了出来,但之后这些小标题却越来越任意,有些甚至完全可以放进正文的句子也被华莱士加粗居中指派成了标题 。在这篇故事之中我认为华莱士是在尝试各种小说的写作方式(我这篇书评不是也用到了小标题吗?) 。但他在尝试的过程中又一定带着反传统的企图,而非被动地继承 。经过尝试,他才能获得某种突破,那就是保留到《玩笑》中的独特标题 。华莱士在《玩笑》中将历史分期用当时流行的商品命名,比如“Year of the depend adult undergarment”,并大部分将这些商品命名的年份作为标题,而后他将时间切割打乱,但我们能够从这些标题来判断时间 。
从角色来看,Dave与Mark认同,而Mark又和华莱士认同 。这本书看完后我翻到最前面看到致辞“For L—”时更加确信了 。Mark在本故事中是职业射箭手,阳光运动的华莱士原型在多年后的《无尽的玩笑》会变成更加直白的网球+学术天才Hal(华莱士本人也有过职业网球生涯)
L—是谁,有没有现实的原型我并不清楚
而那位在空乘身份隐藏下的Magda Ambrose-Gatz在叙事中是Ambrose教授的前任,也隐晦地表明她就是Ambrose教授的分身 。她/他以各种伪装跟随在Mark的身旁,就是因为对他的喜爱,最终灵魂升华式的指引一方面是华莱士对Ambrose(也就是Barth)的认可,他并没有否认后现代前辈作家对他的积极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老师最终一定是要鼓励自己的学生超越自己 。
Barth的作品建立在一个准则之上:“现实是建构的”,而小说并非再现现实,而只是再现了现实的表象 。怀疑论(不管是怀疑宏大叙事还是现实性)作为后现代的一部分,便从元小说这个体裁中体现了出来 。呈现现实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我们将这种不可能性伪装起来便是伪善 。而在华莱士看来,这种悲观的论调使得一切都成为了肤浅的讽刺(irony),小说不再具有原本启迪的深度和意义(放弃吧,你在小说中根本看不到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