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奇特的女孩的读后感大全( 八 )


这本短篇集算是华莱士创作风格的早期实践 。不像《苕帚》,这本书里没有过多的哲学逻辑与思考,有的话也都隐藏在了文字之下 。从美国流行文化、公众形象切入,以对后现代文学的辩证继承去创作,这也构成了华莱士从这部作品开始的创作主线 。一旦抓住特色鲜明的创作色彩,这部短篇集也会慢慢地褪去它的硬壳,展现出易消化的内里 。
但毕竟是用单词像在玩杂耍的华莱士,读他的作品永远都是挑战十足的体验 。我边读边做了一些笔记,会缓慢梳理为成文的书评+分析,而我会先从本书的最后一篇“帝国向西拓展”说起 。(我读的并不是中文版,不对翻译做任何评价 。也许华莱士就是不可译的吧,《无尽的玩笑》到现在也出不了中译版 。。。)
标题“帝国向西拓展”(westward the course of empire takes its way)是伊曼纽尔·戈特利布·洛伊策(Emanuel Gottlieb Leutze)的一副画作 。它是一副历史画,而从文艺复兴以来,历史画的概念也基本上可以等同于叙事画,因为它常是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叙事呈现 。这幅画便描绘了美国历史上的文化大事件——西进运动 。美国独立后发起的西进运动奉行着“天命论”(Manifest destiny)这一准则,也就是上帝引领美国人民向西拓展,建立新美国 。这不光体现了其拓展疆土的野心,也显示出刚刚独立后美国的积极进取精神 。历史叙事画的特征之一便是对历史元素的重组,以体现表达的核心 。在这幅画中洛伊策刻画出了西进运动中的不同群体,不管是领导者、平民百姓,还是虔诚的女子 。尽管前路还有阻碍(周遭的阴暗),但他们还是坚定地望向西方的曙光 。
如果将本文的情节主线和画重叠,我们会看到同样的西行路线,只不过目的地不是光荣的国家前途,而是一个巨型广告企划,也就是J.D举办的麦当劳广告大团聚 。在这里,西进的历史背景成为了华莱士讽刺的对象 。首先,美国独立初期那积极向上的精神早已荡然无存 。这个故事中的众多角色几乎各有各的奇怪,但他们都空虚、愤世嫉俗 。其次,他们西进的征途显示出那光荣的美国梦也不过变成了消费主义的朝圣 。
华莱士本人对这篇作品的态度极其分裂 。在这个故事刚刚发表时,他称所有他想说的话全部都在这个故事当中了(此处来自D.T Max的:Every story is a ghost story: A Life of David Foster Wallace)这显示出华莱士很明确地想要透过这个故事去表达他的某些思想 。而这个思想便是他对后现代小说技巧之“元小说”的批判 。然而后来华莱士却反驳了自己,说自己被困住了,自己想要揭露元小说的无效性,却反而落入了与元小说想要揭露伪现实主义之无效性一样的圈套 。
似乎有点绕了,但这样一种无限的套娃正是核心 。当外圈套上了内圈,它的意义也在无尽的吸收过程之中消失殆尽 。因此我们可以回到华莱士与元小说的关系来 。元小说(metafiction)说白了就是颠覆叙事的透明性,作者在作品中直接现身,直言自己在创作一部作品 。因此文学作品惯常的那种读者与作者之间默契不言的叙事伪装被掀开 。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就是一部典型的元小说 。它著名的开头最直观地展现元小说的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