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指什么节,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1、中元节是什么节日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壹】中元节是鬼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 , 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
(1)中元节
七月半 。中元节 。
所谓中元节 , 还有相应的上元节(正月半)和下元节(十月半) 。
此“上中下”,在道教中分别对应天、地、水宫 。
道家说法: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 。
地官赦罪是释放地狱中有罪的孤魂野鬼,让他们也能享用人间奉祀 。所以,这一天烧纸钱就成了人人参与赦罪、帮助罪魂超度 。
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
北齐时的《颜氏家训》,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宋时的《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清时的《帝京岁时纪胜》等等书籍中都提到了中元节或盂兰盆节 。到城外去祭墓的,络绎不绝,较之清明节尤胜 。
目连
(2)盂兰盆节
七月十五在寺院为盂兰节 。
盂(yu)兰是梵文 , 意为救倒悬 。
《盂兰盆经》讲了这么一则: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 , 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 。
目连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 , 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 。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 , 就立即化为火焰 。
佛祖告诉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十方僧众威神之力 。
于是,月明千里下,陈法供、漂河灯,奉经燃纸 , 成为万众同求怜悯、赦罪之日 。
诚佑所有幽冥沉沦者超度!
【贰】中元节是祭祖节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 。原是小秋 , 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
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区,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或重阳节更重要的祭祖日 。
【叁】中元节要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 。
将供品撒进田地 。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 , 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 。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 。
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
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
汾阴后土祠 , 位于万荣县西南40公里处黄河岸边庙前村北 。
这是中国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女娲氏的祠庙 。后土圣母是中华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后土祠又是海内祠庙之冠,北京天坛之源 。
【肆】中元节是送羊节
是舅舅给外甥送礼的节日
农历七月十五,还被称为“送羊节” 。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羊,祥也 。”甲骨文《卜辞》中也称羊通祥 。可见在古代,羊这种动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 。
旧京及华北地区的农村,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 。传说此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 。
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杀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谊,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 , 据说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以重结两家之好 。
从此民间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
【伍】中元节在山西
永和县读书人于此日祭魁星 。
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于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 。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 。
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于田间祭祀,称为“行田” 。
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 , 名为“面人” , 互赠亲戚家的小孩 。
忻县农民于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 。
【陆】放河灯
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 。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萧红《呼兰河传》
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 。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 。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 。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 。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
今天的放河灯,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 。
【柒】面塑
浑源七月十五捏面人
在浑源地区,农历七月十五是上坟的日子,俗称“鬼节” 。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浑源乡间供奉的祭品之中杂有大量面人 。
面人其实是个概称,用白面捏塑的形态众多,人形有童男、童女、寿星等 , 动物有牛、羊、猪、兔、鸡等,植物有石榴、桃、莲花、菊花等,凡人可描状模型,都是巧妇手下的题材,不一而足 。
七月十五捏面人,是浑源乡间的民俗 。每当农历七月之初,家家都开始准备,上好的白面、白糖、红枣、红莲豆、黑豆、朱红、茭节(高粱秆)等 , 这些材料或是主材,或是点缀,或是支撑 。
先是发面,发酵时适当用碱 , 和面时在发面中按比例加入生面,然后把面揉和均匀,软硬适度的发面蒸熟时面制品既不开裂,又不萎缩 , 光泽饱满 。
最关键是捏面人环节,捏面人全凭一双巧手,一团面捏出各种形状,然后辅以工具,如小梳、小剪和小铁锥子等,采用搓、剪、压、挤等工艺制出各种物形,各色花样的面制品造型生动逼真 。
以捏童女为例,捏出身体,剪出四肢,梳头成绺,梳手成指,黑豆点睛,红莲豆贴嘴……蒸前面团略显消瘦,蒸熟之后则身形饱满,一层紧致的面皮光亮圆滑,十分好看 。再以捏花为例 , 捏出圆饼状,四周剪花,中间压花,中心挑面成蕊,或菊花或莲花活灵活现 。其实,捏面人如同剪纸,心中有画 , 手上有形 , 捏什么是什么,是当地特有的民间技艺,大多乡村主妇都会 。
除了作为贡品,面人还是很好的玩物和食物 。兄弟姐妹多的人家,大人们每年早早地做好面人,一部分备祭祀用 , 一部分分发给孩子们,你取羊,我拿猪……新鲜别致的面人如同玩具,玩几天,耐不住馋虫终于吃掉了 。还想吃,就去蓄谋贡品,在香烟袅袅的供桌上,偷偷地拿了吃掉 。父母发觉,往往一笑了之 , 在供桌前祷告几句“小孩不懂事 , 与祖先抢食”,也就过去了,想来祖先也不会怪罪 。

中元节指什么节,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文章插图
2、中元节是什么节日中元节是一个祭祖的节日,俗称为鬼节、祭祖节,中元节在每年的七月半,即阴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 。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中元节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 , 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 。
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
中元节习俗
1、吃鸭
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在七月半吃鸭子,因鸭在水中游,取其河灯普渡祈祷之涵意 。也有说法是“鸭”就是“压” , 是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魂灵”,这说法有点牵强 , 因为很多地方“鸭”与“压”不同音 。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
2、烧纸
中元节日中,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 。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 。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
3、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 。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 , 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 。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 , 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 , 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时分举行 。
中元节指什么节,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文章插图
3、中元节是什么中元节是我国的一个节日,那么你知道中元节是什么吗,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关于中元节这个节日,欢迎大家阅读 。
中元节是什么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 。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 , 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七月十五上坟扫墓 , 祭拜祖先 。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 。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 , 而固定于这一天 。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 , 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 , 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 , 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
佛教典故
相传目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 , 死后变成了饿鬼,目连知道后十分伤心,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饭一到口边就化为灰焰 , 佛祖释迦牟尼告诉他,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其母方能济度,目莲依佛主之意行事 , 其母终得解脱 。后来这一传说形成一种民间习俗,并逐渐演变,从供养僧人演变成供养鬼魂 。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 , 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用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为祸人间 。久而久之,就有了盂兰节这一节日 。
道教说法
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 。
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 。
七月十五日便称“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 。(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旱日安息)
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
相传七月地狱大门开放一个月,所有的无主孤魂全从阴间出来,到阳间找东西吃,因此各地方都纷纷在这一个月举行“普度”的祭祀仪式 。从前 , 各地轮流进行普度 , 把七月的每一天安排得满满的,引起孤魂野鬼的酗酒、殴斗事件﹔后来的普度便统一在七月十五日举行 。
民间祭祖
民间的祭祖活动一般在七月十五之前进行 , 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民间通过一定仪式,夜晚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饭 , 直到送回为止 。送回时,烧钱纸封包 , 称烧“包衣”,或者还有法事(或佛或道) 。在有些地方(如湖南),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更重要的祭祖的日子 。
中元节指什么节,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文章插图
4、中元节是什么节日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 , 又被称为是七月半和鬼节,那么中元节又名什么节?中元节是什么节日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七月有巧月、瓜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等美名 。中元节又名什么节?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七月半 。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 。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 。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因此南方地区在这一天有普度的习俗 。中元节为什么又叫盂兰盆节?中元节归属道教 , 盂兰盆节归属佛教 。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慎终追远的俗信 , 于是益加普及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 。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 , 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盂兰盆节的来历:盂兰实际是佛教的节日,盂兰为梵文,意为救倒悬、解痛苦 。据佛说盂兰盆经记载 , 当时佛陀的弟子目揵连尊者,以神通力发现其去世的母亲在饿鬼道受苦,目揵连孝顺深切,以神通力把食物送到其母口中,谁知食物在咽喉中变为火炭 , 不能食用,痛苦万分 。目揵连焦急忧虑,于是去问佛陀应如何救渡 。佛陀告诉目揵连尊者到七月十五日那天,是解夏日,又是佛欢喜日,亦是众僧自恣日 。这时候设斋供僧,功德最为殊胜 。故此佛陀咐瞩目揵连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准备饭食百味五果、汲灌盆器、烧香燃灯,将世上最珍贵的食物都放在盂兰盆内,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当众僧念咒加持,祈福消灾,使在世人增长福慧,先亡超度 。后来目揵连尊者得到佛陀教化在七月十五日设盆供养及斋僧,合各大德威神之力,使母亲得以脱离饿鬼之苦 。
中元节指什么节,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文章插图
5、中元节又叫做什么节中元节又叫做七月半祭祖节,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 。
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 。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 , 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
中元节传统习俗
按照民间的传统习俗 ,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是需要上坟祭祖的,由于大多坟地都在荒郊野外,因此上坟祭祖往往一忙或活就是一整天 。老人认为,七月十五这天是“鬼节” , 这些东西一般在晚上出没,因此不要太早或太晚出门 , 实际上这和天气情况有较大的关系 。
【中元节指什么节,中元节是什么节日】农历的七月中旬正是初秋,山上很容易藏有毒蛇毒虫和野兽,尤其是在古代光电技术并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夜晚在山上行走,很容易被毒虫咬伤,轻则伤害身体健康,重则要了性命 。因此 , 老祖宗们才会用“不早不晚是七月十五”来告诫晚辈们,不要在夜晚时在深山上逗留,以免被毒虫咬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