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房子》读后感100字( 二 )


《小房子》绘本讲的是一个类似“钉子户”的故事 。
山坡上的一个小房子,曾经承载着几代人的心血,悠然自得地矗立在山坡上看四季变化,农耕忙,孩儿跑 。这时候城市的灯火还很遥远,小房子甚至还常偷偷幻想城市里的模样 。
不久后,小房子的脚下就开始出现新的柏油马路,有轨电车,天桥地铁 。身边还建起了无数的高楼大厦,夜晚也不再黑暗,因为有了明亮的路灯 。可是小房子再也感受不到苹果树的清香,也没有人愿意再去修理使用它,它成了一个孤独落寞的钉子户 。直到房子主人的后代把它重新搬迁到乡村静谧的山头上,重新拥有了星空、苹果树和小雏菊,它才感觉自己又获得了新生 。
这本儿童绘本故事《小房子》,曾今获得过1943年凯迪克金奖,1959年刘易斯·卡洛尔书架奖 。还入选了美国教育协会“100本童书”“教师们推荐的100本书”、日本儿童文学家协会《世界绘本100选》 。可谓是经典之作 。小房子的忧伤里流落出作者对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现代文明的担忧和批判 。
一开始我还有点担心,这样的绘本主题读起来会不会对孩子来说过于深奥 。可陪孩子读的时候,我发现他有着自己的视角 。
一开始他深深代入的是小房子角色,陪着小房子感受乡村的春夏秋冬 。可看到那些日新月异的变化,孩子感受到的不是落寞而是新奇: 不同页面的马车分别是几个轮子几个座椅,修马路用的是什么材料,新开的加油站是在哪个拐角处,天桥和地铁有什么区别…
很显然孩子最喜欢的是对画面的感受,作者在文字里流落的孤独和担忧,并没有影响孩子对整个故事的理解 。也许是因为孩子本身就出生在繁华的都市,他并不会觉得热闹和拥挤有什么不好 。所以当我问他:“你觉得小房子在城市和乡下哪个更好呀?”,他回答的是”我觉得都不错啊“ 。
我觉得这才是当今的小读者对这个绘本故事该有的理解,因为《小房子》给我们展现的更多地是图画中描绘的,乡村如何变成城市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缓慢的,神奇的,多样化的 。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忍不住去思考:我们今天居住的城市,是不是曾经也像那个种着苹果树的小村庄一样,是经历了多次改造慢慢变化而成的呢?《小房子》对四季变化的感受也能提醒我们的孩子,不要在城市里遗忘了季节更替的美妙,多去感受自然,寻找城市里别样的春华秋实 。
《小房子》读后感(三):时代洪流滚滚向前 ——看时光里的《小房子》变与不变
人格化的小房子,像人一样有着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城市的灯光在夜里给她打了一个无声的招呼,便勾起了她对于城市的无限向往 。小房子虽然是人用智慧建造的,给人以遮风避雨的守护,给人以其乐融融家的温馨 。她同时置身于生灵自然之中并乐在其中,俨然是钟灵毓秀葳蕤草木的一部分 。这样的一种融入,是轻松的和谐的温馨的 。这样的一种春华秋实夏繁冬简日升月落的生活状态,已经深深地印在她的意识里 。那神奇的四季 。春见知更鸟,风过妖娆绿草,抚嗅芳菲花儿,苹果树绽花坐果,孩子们奔奔跑跑 。夏,枝繁叶茂,小雏菊千丝万缕,孩子泼疼小溪 。秋,叶色五彩斑斓,苹果羞涩红透,孩子归聚学堂 。冬,日短夜漫,最喜大雪茫茫的孩子滑雪溜冰生龙活虎 。一切的一切,释然的天性与同境的自然多么美好 。然而,这一切是多么的短暂 。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急剧的变化,科学技术的改进促使人们对自然做出颠覆性的改变 。马路延伸到了小房子跟前,高楼密集了,汽车、铁路、地铁纠结了 。甜美的过往一去不返,城市完成了对于乡村的掠夺与侵占 。在精神需求被无情地剥夺后,小房子进入压抑困惑的状态,“全身一副破破烂烂的样子——尽管她和以前一样坚固、一样漂亮”,城市的面目被她看的清清楚楚 。小房子的主人视小房子为不可以用金钱替代的情感寄托,她是唯一的 。因为小房子,装载着几代人满满的回忆 。小房子的小小小主人完成了对于小房子的拯救,也完成了自我心灵的告慰 。人情感的回归,也是自然性的回归 。城市扩展化的进程是历史的必然,但同期出现的问题不能因为非个人因素而忽略 。工业废气、机械噪声、无节制的光污染不能听之任之随其飘散 。乡村的疏散田园,与城市的密集工业并没有本质的冲突,但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这不是规避式的出世,而是人自然性的需要 。这是个绘本故事书,用一种很直观的形式冲击着人们没有时间回忆的神经 。它线条柔和的画风,舒畅而不尖锐,但警喻的作用很突出 。天道的自然与人类营造的“自然”孰优孰劣,每个人在心里都有答案 。期待每个人都能为身边的大环境大自然能肩负一点点责任 。该绘本可理解成《小房子》城市历险记,也是每一个人一段不可或缺的曾经、现在和将来 。展望中,把握身边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