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村庄》读后感摘抄( 四 )


我并没怎么了解过什么叫中国乡村文学,与农村生活有关的书也读的甚少 。好像这类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把身边的细碎写出来,然后读者就表示被治愈、被感动 。
小时候我是在农村待过不少日子,对乡村还是有些更为真实的体会 。
乡村有“穷山恶水出刁民”的一面,例如盖房子会因为围墙多占了对方一点点地,两家会大打出手;暴力且歹毒一些的自然是夜里给狗子下药,把狗子拉出来偷走再卖掉 。
乡村自然也有祥和安逸的一面,例如远方的山与脚下的田野,或者是偷偷掰玉米——当然是自家亲戚的 。
猪狗羊驴猫、鸡鸭鹅鸟虫,都算是寻常之物——寻常到一派自然而然,并不如现在都市人将狗视为比娃还精贵的东西 。现在不少人看到蟑螂都会大呼小叫,我记得当年还看过和小手指差不多粗的蜈蚣,甚至还有蝎子——当然是在山上,其实这东西是怕热的,你不主动去招惹,它巴不得赶紧逃之夭夭 。
仔细想想,人们总是向往没有亲历过的生活,就像有人乐于去远游、有人会因乡村故事而感动得涕泪横流 。
《一个人的村庄》并非关于乡村的故事,而是关于乡村的散文 。散文通常是夹叙夹议,碎碎念着一些事,然后有感而发,道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升华“,于是,与其说是聊乡村,倒不如说是在讲哲学 。
讲哲学,难免会想到经典的三大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很不幸,或者是很幸运的是,哲学的育成需要具备衣食无忧的安逸,这种安逸,也许是来自天生不愁吃穿——例如那位著名的哲人皇帝,也许是因为生活简单质朴、对物质生活没什么贪恋、杂念——例如很多隐居深山的绝世高手 。
其实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哲学家,要做的就是学会摒弃各种噪音与杂念,多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如果那样,又会怎样?“
只可惜,如今的我们中了各种屏幕的魔法,总是被各种大大小小的无关消息干扰了心绪,我们习惯了接受别人”精心制备“好的观点,只需要转述甚至转发给旁人,就成为了自己的观点 。
为什么刘亮程写出的东西让人觉得”惊艳“?深挖底核,不过是作家周围能接触到的东西只有那么多——所以,字里行间可见一种”孤独“,也并没有那么多”乱花渐欲迷人眼“,琢磨琢磨着,也就成了大家 。但人落入红尘,自然会少了过往的观察力,有些东西,需要一个力场,只有在某个环境的力场中,才能诞生各种罕见 。
在《一个人的村庄》中,不少篇幅虽短小但论述入里,有作者自我叩问生命意义的刹那体悟,有作者在乡村生活中的各种细碎无常 。其文字质朴静美,以简单解构复杂,以纯真启示世故,流泻“远郊乡村”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