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理科写作》经典读后感有感( 四 )


《这就是理科写作》对于其他的写作写法类型进行详细解读的同时,还对于具体怎么写作也进行了相应的论述,怎样建构自己的文章结构、怎样表达准确、怎样去编辑和校对、怎样根据反馈而调整写作要求 。写作是一项需要不断训练的课程,理科写作也一样,需要不断磨炼、不断完善,但相信在这本书相应的建议和指导下,理科朋友可以常备常读,不断进步 。
《这就是理科写作》读后感(四):重新认识理科写作
试想一下,在进行理科写作之前,我们是否感到沮丧懊恼,不知如何下笔 。对自己写作水平的不自信也许深植于很多人的内心中,该如何是好?
《这就是理科写作》针对理科写作的技巧与疑难点,帮助读者了解不同类型的理科写作,并给出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我回忆起学生时期的一系列写作任务,觉得茅塞顿开……毕竟以前没有系统地去学习理科写作,我在很多写作任务中都是凭感觉,自己一步一步地摸索,也走了许多弯路 。现在再看这本《这就是理科写作》,我重新认识了理科写作 。
《这就是理科写作》首先介绍了各种写作任务的大致特点以及具体要求,比如实验报告、小论文、学位论文……细分下来,不管是从篇幅、框架、组成部分来看,每一种写作任务都不尽相同,需要仔细琢磨 。
也许你会问,写作这东西到底怎么写才算得上优秀,见仁见智,谁有固定答案呢?确实如此,《这就是理科写作》向课程导师们发放了问卷,对其进行采访,以得出较为主流的学术意见 。虽说主流的不代表一定是最好的,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学生前进的方向 。举个例子,在实验报告这一版块中,根据问卷数据,大部分讲师认为,实验报告的目的在于表明学生能够理解和解释数据,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搞明白写作的目的 。
除此之外,《这就是理科写作》具体而详细地介绍了写作时各个版块的大致结构与内容要求,循序渐进地指导读者如何开展写作 。
介绍完各种写作任务的大致特点以及具体要求后,《这就是理科写作》强调,理科生的写作技能并没有落后于艺术生和社科领域的学生,希望读者放下写作焦虑,转变自己对写作的态度 。
树立了信心后,本书从撰写草稿开始,引导读者养成自己的写作习惯,包括对事件的安排、语言风格的掌控等等 。
在数据处理这一章节中,我感触很深 。还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导师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图表格式一定要连贯,尽量全篇使用同样风格的样式 。《这就是理科写作》举了许多例子,向读者展示了“制作精良”的图像 。毕竟数据呈现有其重要性,如果插图和表格布局糟糕,会导致阅读不便 。所以,细节决定成败,线条的选择、颜色的运用,这些看起来细枝末节的小事情,在写作中是不可忽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