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有哪些传统的风俗,中国传统中秋节习俗有哪些

1、中国传统中秋节习俗有哪些我想陪家人一起过节!
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
1、吃月饼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要习俗 , 据现有记载 , 吃月饼的习俗最早源于唐代 , 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 。到了宋代 , 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 。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其美味可想而知 。
2、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在月下,设大香案,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全家有多少人就切成多少块 。
3、赏月
除了祭月,中秋节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吃食和酒,一群人围在一起饮酒赏月 。
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 , 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 。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 。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 , 竖得多,灯彩最精巧 。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 , 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 , 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 。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
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 。旧时东莞有些妇女相信“月老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无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时,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 。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 , 可使妇女怀孕 。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妇女便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 。
古人有云:“男不拜月 , 女不拜灶” , 男人属于刚阳之气的类型,与属阴的月亮不搭 。而且掌管月亮的神仙是嫦娥,所以拜月的习俗本来就只适合女性朋友参与 。
中秋当天,一定要挑选圆的水果和月饼,寓意团团圆圆,和气美满!之后可以一家人在一起分月饼吃 。至于水果,中秋佳节都会吃柚子和柿子,就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的风俗,中国传统中秋节习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2、中秋节有哪些传统的风俗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习俗一:赏月
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
习俗二:吃月饼
习俗三:祭月
习俗四: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 , 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 。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
习俗五: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 。在古代 , 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 , 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
习俗六:玩儿兔爷
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 。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 。头上竖两只长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没什么区别 。现在寻常市面上已见不到兔儿爷的踪影,只是作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展览,或者在工艺品商店里出售 。年轻人对它所知不多,而老人提起它来就津津乐道 。
习俗七:走月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 。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 。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则成了市民赏月的新景点 。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 , 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 。
习俗八:玩花灯
每逢中秋之夜 , 人们仰望著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 , 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 。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 。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 。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 。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但到了现在,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了 。
关于过中秋节的意义
1、团圆
身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节日是民族凝聚的促进剂,有着强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团圆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体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 。花好月圆之夜,就是骨肉团圆之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 , 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从天上的月亮联想到人间团圆 , 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人世间总是离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与人生的失意总是难以避免,因此,追求团圆就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需要,还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 。
2、和谐
中秋庆贺着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 。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 。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3、感恩
中秋节从其最早的含义来看,就是一套礼仪,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层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体现了一种对于家庭的重视 。
4、许愿
再次,该节日也可以成为一个许愿的节日 。当然,这里有一些功利的色彩 。通过在节假日对于月亮许愿,如事业问题、健康问题、婚姻问题、家庭问题,往往也是比较灵验 。当然,我们不应当用这种功利来交换对于祖宗的祭拜吧!当你对祖宗的祭拜是出于真心的话,我相信心诚则灵,那你许的愿望,在今后的实践当中必然是能够实现的 。但如果你是怀着虚情假意来祭拜,那必然是好的不灵、坏的灵!你会后悔莫及!
6、审美趣味
中秋节赏月等习俗的形成同样耐人寻味 。中秋之夜,赏明月 , 让人们自觉地去体验、感受圆月、月下境界与各种风物之美,这时,大自然的生命气象与人们的内在情感体验之间会相应相合,人们对月亮,对月下境界的美的感受力于是变得灵敏,赏月之际,每每使人逸兴遄飞,形之歌咏,岂是偶然!然则中秋节的节俗,不仅让我们在自然之中 , 月光之下 , 获得审美享受 , 而且它还不断地在陶冶着、提升着我们的审美趣味 。
中秋节的赏月亮寓意
1、团圆
碧空如洗 , 圆月如盘 , 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中写道,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 , 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
2、寄托情怀
苏轼《水调歌头》诗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钩新月 , 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 , 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光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凝聚了人类美好的憧憬与理想 。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的风俗,中国传统中秋节习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3、中秋节有什么习俗中秋节的风俗一:祭月
《礼记》载:“天子春朝日 , 秋夕月 。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 。祭月源于远古初民对月的崇拜,后来作为天体的月被人格化,成为月神 。历代皇家称月神为夜明之神,道教兴起后称月神为太阴星君 。而民间则多认为月神是女性,是嫦娥,称她为月姑或月姐 。
祭月在上古作为季节祭祀仪式被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后,民间就缺少了祭月的消息,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王家才能与之沟通,祭月成为皇家的专利 。
随着社会的发展 , 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仿照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少数民族祭月的活动内容除了与汉族的中秋节相似外,还有极富民族特色的一系列活动,比如壮族的祭月亮,所以也叫“祭月节” 。中秋祭月仪式是一种古老的祭祀礼仪,表达人们祈求月神降福人间的一种美好心愿 。
中秋节的风俗二: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 , 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 , 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世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 , 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 。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
一年四季皆有明月 , 为何要在中秋赏?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试图解释了这个问题:“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太寒,夏则蒸云太热,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玩 。秋之于时 , 后夏先冬 , 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 。稽之天道,则寒暑均;取之月数,则蟾魄圆 。”他从天气角度给出了解释 , 这个解释在今天的科学角度看来是合理的,秋季中期,北方干冷气流迫使夏季一直回旋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上空的暖湿空气向南退去,空气中水汽降低,天空中的云雾少了,因而出现秋高气爽、夜空如洗的天气,所以月亮显得分外皎洁,使人产生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感觉 。除了自然原因外,人们选择一年中的“中秋”前后赏月还有历史原因,早期月亮祭祀选择在秋季进行,那时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月亮上,能充分领略到平常习焉不察的月亮之美 。而当时上层人士对月亮的认识开始趋于理性 , 不再是单纯的崇拜 , 就渐渐把圆月当成了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象进行欣赏 。所谓的“良辰美景”心态,便是如此 。从历代赏月诗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神话的痕迹 , 桂树、白兔、嫦娥是常见的意象,也证明了古代月亮神话对赏月风尚的浓厚影响 。
中秋节的风俗三: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 , 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 , 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而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 , 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
中秋节的风俗四:吃月饼
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 “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 。
据说起源于唐代 。《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 。北宋之时 , 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 , 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 。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 。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
中秋节的风俗五:观潮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流入东海 。钱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 , 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 。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代起以海宁盐官为观潮第一胜地 , 故亦称“海宁观潮” 。“钱江秋涛”闻名国内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 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 。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
观潮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 (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 , 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
中秋节的风俗六:赏桂花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的风俗,中国传统中秋节习俗有哪些】桂花有“九里香”之誉,是我国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传统名贵花木 。自古以来,人们把桂花及其果实视为“天降灵实”,作为崇高、美好、吉祥的象征 。因此人们称誉好的儿孙为“桂子兰孙”;把“进士及第”或考上了状元,称之为“蟾宫折桂”;把月宫称为“桂宫”,以“桂魄”比喻月亮 。而且,我国劳动人民还以桂花和月亮为题材,创造了许许多多优美动听的神话故事,世代相传,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嫦娥奔月 , 吴刚捧出桂花酒”的神话故事,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在中秋节赏桂花更是别有滋味,因为桂花寄托着人们对甜蜜生活的追求和赞美 。
中秋节的风俗七:玩花灯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 。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
中秋节的风俗八: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 。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 , 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 。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 , 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 , 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 , 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 , 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 。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
中秋节的风俗九:饮桂花酒
中秋之夜 , 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 , 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
中秋节的风俗十:烧宝塔
《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 。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 。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 。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 , 是名烧瓦子灯” 。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 。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 。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 , 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 。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 。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 。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
文人赏月
民间拜月
玩花灯
舞火龙
吃月饼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 。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 。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 。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 。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 。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 , 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 。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 。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 , 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 。清宫月饼之大 , 令人难以想象 。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 , 重约二十斤” 。
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风俗 。
中秋节,又称拜月节、月光诞、月夕等 , 节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 。
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 , 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 , 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及世界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 。
中秋节习俗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 , 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
中秋节是中国人重大岁时节日之一,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 。
赏月,吃月饼和家人团聚 。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的风俗,中国传统中秋节习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4、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 。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同时 , 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礼物 。
扩展资料: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 , 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 。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 , 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 , 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 。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礼物 。
扩展资料: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 ,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 。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 , 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 , 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
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风俗 。
中秋节,又称拜月节、月光诞、月夕等,节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 。
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 , 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 , 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 , 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及世界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 。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的风俗,中国传统中秋节习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5、中国中秋节有什么传统风俗中秋节传统风俗:
1、吃月饼
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 , 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 ,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 , 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
2、祭月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 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 , 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
3、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 , 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
4、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著明月,闻着阵阵桂香 , 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 , 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 。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 。眼下正值中山陵举办桂花节,市民不妨与家人踏东郊,赏时花,度佳节 。
5、吃芋头
中秋食芋头 , 在不少地方民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 。剥芋而食之 , 倒还大有钟馗驱鬼的气势 。
6、玩花灯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 。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