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明天会怎样?读后感锦集( 四 )


在回答“为什么工作”这个问题上,汤因比给出了三个答案:1、因为焦虑;2、良知驱使下前进;3、去发现和理解的愿望 。我仔细阅读《人类的明天会怎样》,以旁观者的眼光能观看和思考汤因比,我的认知边界离他很远,但是有些真实的触动还是时有发生 。我也想回答“为什么工作”这个问题,很想给出一个像样点的答案 。我努力地想过了,我也有三个答案:1、为了活下去;2、寻找自己的价值,想获得他人的肯定并在这个肯定的基础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个人价值;3、工作中等待变化,期待自己的生活有意义,并通过工作的价值,抵达梦想的国度 。
我的回答不甚精彩 。
时间不是解药,但是解药都在时间里 。历史不是结局,但结局都在历史里 。感谢汤因比打开的历史大视角,他的经历将给我们更多的生命启示 。
拥有两幅面孔的古罗马门神“雅努斯”,像极了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在年轻时竭力往前看,却在年老时沉溺于过往;我们面临有限的寿命,但拥有无垠的精神世界;我们都是忍受不完美的凡人,但依旧在社会和历史中寻求价值 。
《人类的明天会怎样?》读后感(四):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曾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我们都知道臧克家《有的人》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但这首诗此两句放在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身上也很合适 。为何我们会如此评价汤因比?汤因比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在《人类的明天会怎样?》一书中,阿诺德·汤因比回顾一生,将自己的成长、求学、工作等经历一一道来,同时还反思人类历史所经历的重大议题,譬如战争、科技、教育等,此书还收录了汤因比用希腊文、拉丁文、英文创作的32首诗歌 。阅读本书,我们可以从汤因比的回忆中真正并深刻的认识他,也不乏从他的话语中体会到他睿智而通透的人生体验,一些话语醍醐灌顶,即使今日的我们读来,仍深受启发 。
阿诺德·汤因比的一生,可谓笼罩着一层神奇的色彩,他虽为英国人,但一生历经三次希腊教育,自小就接受了让人难以忍受的寄宿制教育 。因误打误撞喝了不干净的水,染上痢疾并受其困扰长达六年,躲过了一战,所以他才得以活了很久 。对此,他感慨颇深:“大自然毫无理性可言,这一点不容改变 。一个人只能任凭自然的摆布,尤其不能摆脱人类本性的掌控 。”
原本,汤因比认为历史应该是前进的,不会循环重演,“历史应该从起点开始沿一条直线一直到终点,正是这个终点赋予了宇宙意义 。”可是历经两次巴黎和会,他不得不相信重现才是这个宇宙运行的方式 。面对世界大战,汤因比认为:“确实有可能还会有世界大战,谁能保证再也不会有了呢?但是,如果有的话,我们极有可能都活不到最后,而且肯定不会再有巴黎和会了 。如果有下一次世界大战,那么一定是原子武器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