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与人的成长》读后感摘抄( 二 )
而自我实现,是围绕着真实在我进行的,有自发性 。努力过程会给人带来丰富的感受和相应的成就感,不会因为结果不如意就彻底否定整个过程,甚至自我 。他不会轻易放弃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会主动调集资源来实现,即使失败、也不会轻易放弃—并且驱使他不放弃的并非羞耻感、惭愧等情绪,而是对这件事情本身的兴趣和好奇 。
所以当我们因为一件事情的失败而产生巨大的羞耻感、惭愧,对自我憎恶时 。也是一个看到真我的契机 。我们可以自问,我们追求的到底是“胜过别人”,还是享受做这件事情本身的快乐?这巨大的羞耻感背后是什么?是因为觉得自己怎么这么无能?是自恨?是因为自己早把自己想象得无所不能、“应该”可以实现自己的一切野心/欲望?
这本书详细描绘了当真实自我、与理想化自我产生激烈冲突到时候,个人采取的三种应对方式:扩张型、自谦型、放弃型 。
《神经症与人的成长》读后感(三):提出了问题,没有提出解决方案
书其实写得很有趣,只是翻译有时晦涩了一些,以及有些内容有重复 。其主要观点大致是,在不利的成长环境下,人对自我进行了理想化,把实现自我的精力转移到了维持“理想的自我”上 。这种“理想自我”的自负(区别于自信),具体表现就是“对完美的需求、神经症式雄心以及对报复性胜利的需求” 。而“真我”的建设力与自负系统的阻碍力之间的冲突被称为基本内在冲突 。
在我看来,这种“理想自我”既然如此好用,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吸引子”:人的成长被不同的因素所阻碍后,都可以到这里来寻求庇护 。虽然这么做会存在内在冲突,但似乎凭本人的力量是无法摆脱这种状态的,而是陷在这种状态中被耗尽 。而且,现代社会的文化特点似乎还鼓励和加强了这种“理想自我”的倾向 。
霍尼接着介绍了处理内在冲突的三种主要方式:夸张、自谦、退却 。它们的区别在于怎么对待内心中“应该”的暴政(这一概念被现代的心理疗法所继承) 。夸张型的人分不清“我应该是”和“我现在是”之间的界限,觉得自己就是“理想自我” 。自谦型的人觉得自己无法满足那些“应该”,从而陷入自我批判 。退却型的人反抗“应该”,因为他们渴求自由,但他们成为了自己生活的旁观者,所以仍是不正常的 。
本书对很多现象都有鞭辟入里的分析,读来既有公开处刑的感觉,又因无法苟同而想和作者辩论 。比如,对工作感到倦怠的可能原因之一就是自己隐含着某种“应该”:
由此也就产生了惰性:
又比如,一个人之所以不能忍受批评,乃是由于他把自己和“理想自我”等同起来了:
- 《硬核晋升》读后感摘抄
- 《拉面:国民料理与战后“日本”再造》读后感锦集
- 文心雕虎全编的读后感大全
- 南方之南读后感精选
- 无边界组织读后感1000字
- 《镜·双城》读后感1000字
- 《果壳帮你选专业(2016版)》的读后感大全
- 小吵怡情
- 经典微小说:《讨债》
- 一字六十春读后感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