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艺术哲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文章图片

《艺术哲学》是一本由王德峰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艺术哲学》读后感(一):前两章
生存体验和叙事语境的分析尚有点启发,但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描写实在很像普通人的yy 。认真说的话,这本书对艺术的解释都建立于对过往哲学家/艺术理论家们关于艺术的观点的否定,其只能告诉我们艺术“不是什么” 。但是一旦它试图解释“艺术是什么”,无论它用词涉及什么“存在的敞开”“真理的发生”“建立一个生存体验的世界”这种已经非常模糊,无法被进一步解释的概念——它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概念,它是“是什么”,它是一种“说出”,因而仍然不能让我们【知道】艺术是什么 。(“【知道】艺术是什么”是一句废话,它表达了一件不可能的事)在这个意义上,我才理解维特根斯坦关于“不能说出的东西”的观点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艺术哲学,我们也就不需要《艺术哲学》,从来也不应当有艺术哲学,试图用语言和认知来研究艺术的时间都应当被还给艺术本身 。很难想象fd甚至建了一个艺术哲学系,到底在学什么啊……
《艺术哲学》读后感(二):Wonderful写的wonderful著作
在选择艺术哲学读本时,一为丹纳所著,二为此书 。观前者目录,体系化不足,虽闻其趣味颇高,但仍不便作为导论书,便转向Wonderful的这本专著 。
Wonderful教授受到海德格尔的艺术观影响颇深 。本以为如国内大多理论书一样,是严肃略显枯燥的“知识点堆砌”,然而阅读的体验是及其舒适的 。一是观点相符;二是叙述朴实(没有黑氏追随者故意的那种艰深晦涩,私以为把哲学作为楼阁之书,靠着报菜名将哲学推离大众生活是一件很愚蠢的事);三是体系完满;四是没有“造神”行为,一切叙述皆立足于问题本身,实为难得 。
读完前言便觉这应算是一本哲学家的专著,梳理了艺术与其相近的概念的诸多区别,给艺术及艺术作品划了比较清晰的界限(个人觉得是比较清晰的,没有深究) 。但限于自己的知识储备,并未阅读过国外关于艺术哲学的导论书,不敢妄论wonderful的观点是否算为创新(字里行间总是能看到海氏的影子,不知是重复其观点还是自己的理论,可能要开一本海氏的《林中路》后才能得知) 。但在国内应是前沿 。
【《艺术哲学》经典读后感有感】《艺术哲学》读后感(三):四小时速读的粗糙感想
这绝对算哲学类书籍里不催眠的类型了 。但对我来说依然很难读 。并且时不时产生我的人生体验,与王老师讲解的相左的感受 。但更多数时候,我还是赞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