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精选( 二 )


阿尔玛·吉勒莫普列托在《讲故事 , 讲真话》中说:“我讲故事 , 是因为故事会让我们全身心去思考 , 真正去理解 。”
写好对话
多年前 , 在图书馆翻看一本关于写作的书 , 有人分享了一个写作技巧:在不同的场合 , 用心地去听陌生人是如何对话的 。虽然那本书的名字 , 我已经忘记了 , 但是这一建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精选】特德·康诺弗《参与式报道》一文中 , 作者写到“我尽可能写下各种对话” 。汤姆·沃尔夫《故事的情感内核》指出 , “使用丰富的对话 。实验证明 , 这是最容易读的行文形式 , 也能最快地揭示人物 。”由此可见 , 写好对话 , 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很多时候 , 在非虚构文章中 , 通过人物的对话 , 人物的性格、爱好、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等 , 都可以得到直观的体现 。写好了人物之间的对话 ,  可以向读者去展示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人物形象等 。
这本书可以作为随时查阅的写作指南 , 也可以作为初学写作者去反复阅读的一本写作指导教材 。本书中收录了美国51位最有经验的杰出新闻从业者对非虚构写作的心得 , 91篇文章中 , 其中不乏干货分享 , 无论对于初学写作者 , 还是媒体撰稿人 , 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二):怎样进行非虚构写作?
在看过《哈佛非虚构写作课》之后 , 我的脑袋里塞满了古怪又令人忧心的问题 , 但是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能在书中找到 。
问题一:把自己送进监狱分几步? 翻开《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 特德·康诺弗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答案:①填写惩教官申请表-②等待通知-③顺利被录用-④接受培训-⑤进入监狱工作 。在星星监狱(Sing Sing)工作了十个月之后 , 特德·康诺弗写出了《新来的》 , 此书入围普利策奖决赛名单 , 获得2001年NBCC奖 。特德·康诺弗把自己如何顺利进入监狱、接触惩教官以及顺利写作的过程娓娓道来 ,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追求真实全面的采访人员在参与式观察时的严禁认真 。特德·康诺弗原计划在星星监狱工作四个月 , 但是发现四个月工作获得的素材无法撑起一本书 , 他选择了工作十个月;因为工作时间十分忙碌 , 他只能每天下班回家后把一天的印象敲到电脑上;他在每个惩教官都有的随身携带的记录犯人的笔记本上写满了笔记 , 内容远远长于出版的书籍内容本身…… 参与式观察需要观察者融入环境却保持一定的自主性 , 从“局内的外人”逐步变为“局外的内人” , 并且也要保护好被观察对象的隐私 。特德·康诺弗因为事先没有说明自己求职的目的是撰写个人经历 , 所以要更慎重地考虑自己所写内容对被记录者的影响 , 他采用了替换名字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