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也没什么不好经典读后感有感( 三 )


对于成年人来说,高敏感特质也有着不同的效果 。举个例子,书中提到在社交场合上,高敏感者也许会感到不知所措,但也可能因为自己的强共情能力而照顾到大家的情绪,活跃气氛 。当然,作者希望高敏感者能跟随内心的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并在必须要出席的场合中从容应对,而这是需要一定的练习的 。
通过练习,高敏感的读者能试着接纳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与节奏 。
《玻璃心也没什么不好:高敏感人群的不受伤练习》中有想象练习,比如试着去构想美好的一天中会发生的事情,在每个时间段的感官感受,并将这些美好的感受记录下来;有关于社交的练习,比如试着说“不”,如何去拒绝一件事情,设定自己的容忍界限……
书中还有许多练习,以及测试,帮助读者找到自己的定位,并改善自己的生活、社交、工作状态 。
说了这么多,练习的前提还是要学着自我接纳 。高敏感可以是闪光点,当人们试着接纳自己,找到自信后,才能做到“自我实现” 。
《玻璃心也没什么不好》读后感(四):我们只是在以更深刻的方式体验着这个世界
高敏感人群也许是这个世界上看似最玻璃心但也最坚强的人 。他们总是在以更深刻的方式更强烈的感触去体验这个世界上最真实的生活原态,这是一个非常浪漫主义的生活原则,但是听到这句话,大部分人的第一感官会是实现这一想法所遭受到的“挫折”,比如生活不如意,工作不顺心,恋爱不甜蜜 。
这三个问题对于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生活难题,对高敏感人群来说,更是困扰于心的终极难题 。因为他们会为此陷入暴躁,愤怒,自卑,压抑,从而认为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与自己的生活脱离轨道,与身边的朋友失去感觉 。
事实上,高敏感人群需要的不过是真实的生活 。这本书提供了许多可以让高敏感人群好好生活的方法 。比如如何在生活领域里舒缓自己的日常生活;如何在社交场合里面提升自我关怀;如何在关系领域里面健康沟通;还有在自我认知领域里面怎么发现自己的核心价值导向 。
这些方法看似微小,看似熟悉,甚至感觉自己不用练习已经说得头头是道 。但不要低估微小而高频次自控的练习效果,这种平静的缓慢的自愈自控自疗方式是高敏感人群认识自己最佳的方式 。
这一切的前提,在于高敏感人群对自身的认知和认同 。书中提到高敏感人群的四种典型特征可以简称为DOES
D 深度加工信息,即深度吸收感官信息,敏锐观察周边环境 。
O 易受到过渡刺激,即身心容易感到不堪重负
E 情绪反应强烈或移情,即对刺激反应强烈,或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