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带女儿回娘家,除夕夜母亲的态度和言语,我多年不登娘家门( 二 )


母亲搬出一堆例子,来说明结婚后过日子就是这样,更是表达出她嫁了一个条件不错的老公,给娘家撑面子了 。如果离婚,那岂不是丢人现眼 。林娟为了继续得到母亲偶尔的嘘寒问暖,选择了隐忍,打消了离婚的念头 。
直到李超得寸进尺,喝醉了酒,就连一点点大的女儿,都会直接上手一个巴掌的时候,林娟终于心灰意冷 。她意识到,是自己太傻了,自己怎么会期待李超能良心发现,而去改掉这些缺点呢?这一次,她没有选择和娘家商量,而是直接提出离婚 。
李超估计也厌倦了林娟这样性格的妻子,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就这样,林娟带着女儿,以及一些分回来的钱,回了娘家 。当她回到娘家,得知她离婚这件事情,看着林娟身上的伤痕,林娟得到的不是父母的安慰,而是责骂 。母亲表示林娟的行为,给家里蒙羞了,村里就没有离婚带着孩子回娘家的人 。
后来林娟好说歹说,还拿出了钱,才算在娘家住了下来 。她本以为,可以在娘家一直住下去,直到孩子能上学了,即使不能住这么长久,好歹也能撑到第二年 。但很可惜,她在除夕之夜,这个团圆的日子里,就带着孩子离开了娘家 。
除夕的时候,林娟一个人又是买菜又是烧菜,烧好了一桌子的菜 。结果母亲不仅没让她和孩子上桌,晚上睡觉之前,还拉着她来到房子后面的一间临时搭建的仓房,和她说晚上就住这里面 。林娟目瞪口呆,但母亲却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嫁出去的女儿,过年还住在娘家,会给娘家带来不吉利的,你还有个弟弟,你要为你弟弟考虑 。”
林娟气笑了,天气这么冷,自己的母亲让她睡在四面透风的仓房里,就是为了所谓的不吉利?如果只是她一个人,可能林娟也忍了,但女儿还这么小,她让母亲带孩子一宿,母亲都不同意,她真的如坠冰窑 。林娟无奈地诉说自己对娘家的付出,诉说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听话,问母亲自己难道还不如一个没有根据的不吉利重要吗?
但母亲说:“你要么就带着孩子睡在这里,要么就带着孩子走,以后也不要回来了 。”林娟选择了后者,她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行李,带着孩子就走了 。幸好地方不算偏僻,她有惊无险,最后到了镇上住进了宾馆 。
后面的事情,就是林娟一个人拉扯大了孩子,这中间,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有贵人的帮助,最后的结果还不错 。孩子十几岁的时候,她已经有房有车了 。可即使现在她有了自己的房子,再也不用担心一个离婚带着孩子的女人,会被人赶去睡仓房 。但她依然忘不了那一年的冬天,以及母亲戳心窝的话 。
母亲也找过林娟,给她打过电话,希望她有时间能带着女儿回娘家看看 。林娟很是唏嘘,她心里清楚,母亲现在的姿态,无非是儿子指望不上,而自己这个女儿看上去“发达”了 。她依然没有意识到当初自己的态度和言语对女儿造成的伤害 。她认为林娟不回娘家,只是在赌气,认为母亲之间不应该有隔夜仇,让林娟要大度一点 。而所有的亲戚,似乎都站在了母亲这一边,劝说着林娟放下 。但林娟真的无法释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