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逆向工作法读后感100字( 三 )


最近,和国内某个头部零售创业公司交流一个智能方案,客户负责人有一位数一数二的AI零售专家,我们找到了公司内部几位专家,做了充足的准备 。但方案交流的结果并不理想,甚至客户技术负责人认为我们的方案距离他们的预期有很大差距,以后或许也没有交流机会了 。这无疑是一次小型的失败 。但这种失败很快变成了下一次启动的经验,一方面,方案由于客户的反馈得到了迭代,起码知道客户不需要什么、我们还缺什么;另一方面,因为参与这次交流的同事都熟悉了这个方案,可以再跟其他的客户交流 。很快,另一个零售企业对这个方案非常感兴趣,我们又有了下一次交流机会 。
第三,公司的创新机制,以及引导员工的创新方法
来亚马逊之前一直在传统IT厂商供职,一超过35岁,整天望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鲜术语满天飞来飞去的,不知所然,自己公司产品组合,往往3,5年都不太更新,因为产品的迭代速度很慢,内心难免焦虑 。
在亚马逊就不存在这样的事情,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云计算产品的200多个大门类服务,每年上千个新特性的更新,公司的日历上从早到晚都有新产品、新方案的培训,可以说,根本就学不完,在这里呆过几年,对新技术的广度和深度了解,都会提高一个层次 。同时,内心不再焦虑了,因为我知道,哪些专家可能在哪个小团队里 。由于公司“微服务”一样的去中心化组织架构,他们能够像API一样,同时对内对外提供自己的专家服务,作为一名构建者,我可以随时随地召唤小团队,根据客户需要构建一套客户需要的方案 。我自己作为一名创新顾问,也可以像API一样,为其他团队或任何客户,提供我的金融科技和创新创业的项目经验 。
为满足工作需要,我在学习了PRFAQ(一种亚马逊的创新机制)之后,从创业公司的需求出发,部分参照市场上的做法,自己也写了一个创新方案新闻稿(PR),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下几易其稿,真正理解了如何从客户出发去思考问题 。另一方面,和公司同事、领导沟通创新方案的过程(FAQ)也让我更加理解了,亚马逊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法 。
从客户出发逆向工作,和文化相近的同事双披萨协作,允许失败、鼓励创新,注重长远、交付结果这些实实在在的感受,亚马逊的公司文化并不只是挂在墙上 。
那么成功的“亚马逊之道”(Being Amazonian)究竟是什么?也有很多同事、创业公司的高管、投资人想深入了解,于是我参加了公司“数字化创新”这个项目,系统的学习亚马逊的一系列理念,成为一名亚马逊数字化创新讲师 。
在写作PRFAQ的过程中,我做了大量调研工作,也阅读了有关创新创业的书籍 。其中把亚马逊之道说的最明白的,是这本由一位公司领导推荐的《Working Backward(逆向工作法)》,本书由两位亚马逊前高管合作写成,因为原文是英文的,很多人希望有中文版,毕竟母语读起来更加流利,所以打算慢慢的全程翻译,并有机会把一些可能的想法也分享给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