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心理.反思的爱 : 看见自己,看见孩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七 )


共情是最近很热的一个名词,很多专家都强调提高共情能力 。而本书却提倡适度共情,提出共情也不能过度 。这个观点我是第一次看到,觉得非常有道理 。
如果父母对孩子共情过度,过多地匹配了孩子的痛苦 。孩子的镜像系统会匹配这种高水平的痛苦 。所以尽管孩子可能感到被理解,但同样也会感受到更多的痛苦,而不是感受到被安抚 。
有时候共情过度与一个人的气质有关 。另一个原因是,有时候父母在自己的童年经历了很多痛苦,当他们与孩子的痛苦进行连接时,就会激活他们过去深深地痛苦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必须注意他们共情过度的感受来自哪里 。如果父母无法消除痛苦的感觉,可以通过把自己和孩子分离开一下来减少痛苦 。同时父母还要意识到,他们感受到的痛苦其实比孩子实际感受到的痛苦要多 。
我是特别容易共情过度的人,尤其是孩子生病的时候 。以前我在照顾生病孩子的间隙里就需要出门去运动一下 。今后还可以提醒自己反思一下有没有过度放大孩子的痛苦 。
与前者相反,父母共情不足会让孩子觉得他们不被关心 。共情不足同样也可能是天生的气质问题 。童年的痛苦同样会导致共情缺乏 。当父母带着他们过去的痛苦去共情孩子的痛苦时,可能会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这可能会使得父母为了减少自己的痛苦而从孩子的痛苦中抽离出来,或者对孩子的痛苦置若罔闻 。这些父母看着好像是不敏感、不在乎的 。然而,在内心深处,孩子的痛苦在他们身上引发的痛苦是他们无法忍受的 。
不同的孩子对于共情的需求也是不同的,父母对孩子的共情需要应该以孩子的需要和利益为准 。有些情况下,共情并不总是被需要的,有时候会妨碍孩子复原力的发挥 。比如孩子玩的时候摔倒了 。如果孩子真的很沮丧,那你当然要接纳、安慰和共情他 。如果孩子可以理解振作起来,看起来还可以,你甚至什么都不需要说 。这样,孩子就可以学会从容不迫地对待事物,而不会总是需要支持 。这些就取决于你是否可以读懂孩子给出的线索,并在当下给予你认为他们所需要的回应
不同孩子对他人的共情能力也是不同的 。有些孩子共情不足,在理解和共情他人方面需要额外的帮助;而有的孩子共情过度,能强烈地感受到别人的痛苦,这反而会妨碍他的社交功能 。家长需要帮助这些孩子减少过多的共情,更好地照顾自己 。
后面这点我非常能感同身受,作为敏感又容易过度共情的人,有时候社交反而成为我的一种负担,很容易感到心累,事后要化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能量 。
经常满足他人的共情需求,而同时保持自身稳定,其实非常不容易 。所以很多心理咨询师会出现共情疲劳,有些甚至因此放弃自己的职业 。咨询师共情来访者,做来访者的容器;父母共情孩子,经常要做孩子的负面情绪垃圾桶,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 。咨询师会需要自己的咨询师或者督导;家长也需要外界的支持,尤其是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