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断舍离,是整理自己的内心

真正的断舍离,是整理自己的内心
文章图片

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
被一件睡衣“胁迫”,是什么体验?
18世纪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很有发言权 。
有一天,他收到朋友赠送的礼物,是一件精美华丽的睡袍 。
狄德罗非常喜欢,连忙扔掉自己的旧长袍,穿着新睡袍在家里踱步 。
可是,他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一会儿觉得书桌破旧,一会儿嫌弃地毯粗糙,仿佛一切都无法匹配这件做工考究的睡袍 。
他扔掉旧家具,更换新地毯,将家里里里外外翻新了一遍 。
原本以为自己会因此变得更开心,没想到只剩下了疲惫 。
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
经济学家将这个行为称为“狄德罗效应”,指的是:
人们拥有了一件物品后,会不断配置更多物品与其相适应,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 。
要想时刻保持内心的坚定,就不能被冲动裹挟 。
因为一味追求,只会徒劳消耗你的精力 。
01
你占有物品时,物品也在“占有”你 。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各种促销活动层出不穷 。
无论什么节日,总能听到商家的吆喝 。
于是,很多人不看自己的实际需求,遇到喜欢的就往家里搬 。
殊不知,当你疯狂占有物品时,物品也在占有并支配你:
衣服越买越多,橱柜放不下,干脆随手扔在角落,导致家里的空间日渐逼仄;
鞋子越堆越多,房间凌乱不堪,每每下定决心收拾,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不知不觉,你的钱财在流失,时间被消耗,可是由此获得的幸福感并没有叠加 。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很多学生,有一天,学生告诉他,集市上有很多好东西,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 。
苏格拉底去逛了集市,可是回来后却两手空空 。
学生们很奇怪,忙问他原因 。
苏格拉底说:
“此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
对苏格拉底来说,不需要的东西就不买,如此便能保持内心恬淡,不为外物所累 。
史学家黄宗羲说过:“少欲觉身轻 。”
如果一个人的欲望都放在物质上,精神或将变得贫瘠荒芜;
如果一个人的精力都放在名利上,身心或将变得疲惫不堪 。
相反,一个名利随缘的人,不会分散注意力到多余和无用的事物上,就能始终轻装上阵,活出清爽、达观 。
真正的断舍离,是整理自己的内心
文章图片

02
不要陷入“鸟笼效应” 。
20世纪初,心理学家詹姆斯和好友打赌,说他能让好友养一只鸟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