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读后感锦集( 三 )


改编自张旭东:《本雅明的意义》,见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4年,第24-26页 。按:改编仅限于将本雅明替换为庄子,及部分相连实词必要的更换,原文基本面貌仍得以保留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读后感(三):本雅明,一个出色的隐喻家
(简单粗暴未完待续的读书笔记.....)
1第一个隐喻:
作家→工人 。
成功的作家→熟练的工人 。
不成功的作家→非熟练工人 。
成功的作家与不成功的作家之间的差别相当于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之间的差别——一种训练的差别 。这么一想就再也不能将写不好文章归咎于没有天赋 。艺术家成为雇佣劳动者,而艺术品则开始显露其作为商品的面貌 。(艺术家→雇佣劳动者;艺术品→商品)
2第二个隐喻:
诗人/文人→拾垃圾者 。
(“两者都是在城市居民酣沉睡乡时孤寂地操着自己的行当;甚至两者的姿态都是一样的 。诗人为寻觅诗的战利品而漫游城市的步子,也必然是拾垃圾者在他的小路上不时停下捡起碰到的破烂儿的步子 。”)
拾垃圾者或许意味着人类悲惨命运界限所落之处 。
批评家(收藏书籍到只言片语)→收藏者 。
(关于批评家“拥有一个图书室的内在需要”和“昂贵的热情”)
图书馆→以过去拒绝现在的壁垒 。
收藏的政治意义:收藏的态度是一种继承人的态度 。在收藏中,灵魂徜徉在过去的精神财富的丰富之中,这个过去是他生存的土壤 。收藏将商品从市场中分离出来,恢复其原有的尊严和价值 。为人提供从实用性的单调乏味的苦役中解放出来的东西 。
“收藏是现代世界的生存者的抗争和慰藉 。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生活的整一化以及机械复制对人的感觉、记忆的下意识的侵占和控制,人为了保持住一点点自我的经验内容,不得不日益从公共场所缩回室内,将外部世界还原为内部世界 。”
“在存在的意味上,收藏对于收藏者是一种构筑——构筑一道界限,把自己同虚无和混乱隔开,把自己在回忆的碎片中重建起来 。”
3本雅明和卡夫卡:沉船顶端的人 。
卡夫卡《日记》:“就像一个人爬到沉船的顶端随着船骸漂流,他在那里有一个机会发出求救的信号 。”
本雅明:“在传统沉没之后,在它的碎片上漂流,不断地发出信号以使自己在无意义的虚无中得救 。”
4本雅明对机械的理解(机械发展史:钟表、电话、照相机、车辆、流水线、报纸......)
照相机→带来追忆的震惊
流水线→“在用机器工作的时候,工人们学会了调整自己的运动,以便同一种自动化统一性和不停歇的运动保持一致 。”马克思:“不是工人使用劳动工具,而是劳动工具使用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