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中夜里院落 院落 诗词( 三 )


【苏轼诗词中夜里院落 院落 诗词】

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
有了词题和词序 , 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 , 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 。
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 , 也始于苏轼 。
词中使事用典 , 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 , 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 。
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 , 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 , 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从本质上说 , 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 , 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
苏轼写词 , 主要是供人阅读 , 而不求人演唱 , 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 , 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 。
正因如此 , 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 , 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 。
也正是如此 , 苏词像苏诗一样 , 表现出丰沛的激情 , 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 。
虽然苏轼现存的362首词中 , 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近 , 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 , 如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 , 苏轼是关键人物 。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 , 偶尔作歌 , 指出向上一路 , 新天下耳目 , 弄笔者始知自振 。
”强化词的文学性 , 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 , 是苏轼为后代词人所指出的 “向上一路” 。
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着此路而进一步开拓发展的 。
2、诗作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 , 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 。
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 , 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 。
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 , 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 。
更可贵的是 , 苏...
苏轼的经典诗词 苏东坡最出名的是他的两首江城子 和 赤壁怀古 。
江城子中其一缠绵悱恻 其二志存高远 而赤壁怀古 又是那么的大气磅礴 。
一次呈示: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 , 自难忘 。
千里孤坟 , 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 , 尘满面 , 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
小轩窗 , 正梳妆 。
相顾无言 , 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 , 明月夜 , 短松冈 。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 左牵黄、右擎苍 。
锦帽貂裘 , 千骑卷平冈 , 为报倾城随太守 。
亲射虎 , 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 , 鬓微霜 , 又何妨 。
持节云中 ,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 西北望 , 射天狼 。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 ,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 , 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 , 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 , 小乔初嫁了 , 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 , 谈笑间 , 樯橹灰飞烟灭 。
故国神游 , 多情应笑我 , 早生华发 。
人生如梦 , 一樽还酹江月 。
还有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脍炙人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 低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苏东坡的诗词都很朗朗上口 但是这三首相信是经典中的经典 。
苏东坡的诗词中有关“十五年”一词任杨花坠落 , 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 , 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 并且能以词来“记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