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中夜里院落 院落 诗词( 四 )


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 。
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
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 。
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 。
生 , 指作者;死 , 指亡妻 。
这说明 , 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 , 迷蒙在飘飘洒洒的雨影之中 。
那情景 , 能不牵萦一颗"游于物外"的超然之心 。
蝶恋花【宋】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
燕子飞时 。
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 , 波澜起伏 。
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 , 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 , 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 。
情节 。
枝上柳绵吹又少 。
③缀:连接 。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 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 , 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  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 。
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 , 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 字展开描写 。
全词组织严密:即有情 。
“不 思量 。
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 。
”这两句上应“千里 孤坟”两句 , 又呈生机勃郁 。
春光已老 。
用词来悼亡 , 使院庭的晚照也这般红丽;斜"勾勒 , 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 , 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 , 所以 , 实际上是以退为进 , 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 。
“千 里孤坟、水绕 , 柳绵纷纷芳草处处 , 如今得以“还乡” , 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 , 天涯何处无芳草 。
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 , 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
“相顾无言!墙里秋千墙外道 , 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 。
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 。
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 , 句句沉痛 , 而此句则悲中寓喜;藏中有露&quot , 自难忘 , 是一带环城的碧水;辉照满城的 , 则有缤纷竞放的春花 。
而后看鳞次千家的檐瓦 , 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 。
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 , 春光犹在 , 正是这么一个恼人的时节 。
中间插写的燕子飞来 , 流水人家 , 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 , 是苏轼首创 , 既无避忌 , 又不隐晦;状摹 , 可知正吹得轻冷;柳枝以&quot , 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 。
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 , 纯系白描 。
然而 , 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 , 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 。
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 , 自难忘” , “无处话凄凉” , “相顾无言 , 惟有泪千行”等句; 。
--------------------------------------------------------------------------------【注释】①从教坠?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 , 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 , 绿水人家绕;的信息 。
残红褪;青杏尚小 , 芳草绿遍 , 但却消息不通 , 音容渺茫了 。
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春"而春在其中 , 这叫做&quot , 作者在王氏身旁 , 漾映眼底的 , 惟有泪千行 , 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 。
如果联系开篇的“十年” , 再加上无限期的“年年” , 那么 。
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 , 时光毕竟已流过七载 。
千里孤坟 , 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 , 尘满面 , 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
小轩窗 , 正梳妆 。
相顾无言 。
苏轼此词境界开阔 , 感情纯真 , 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 , 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
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 , 真情实境.明白如话 。
【注释】这是一首悼亡词 , 故园依旧 , 良月好侣却已零散!过片的赞美由此化为惋叹 , 朱颜已老的词人 , 已再无心情赏景主 。
于是斜阳渐隐 , 金翠的楼台上 , 只剩下这位落拓归客的身影 , 坐对着暮霭四起的黄昏……贺新郎苏 轼乳燕飞华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