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诗词的形式 离骚的文体形式( 三 )


”《报任安书》里也说:“屈原放逐 , 乃赋《离骚》 。
”司马迁对同一事件的表述明显存在着矛盾 。
由于可靠史料的缺乏 , 要解决这个问题 , 从《离骚》本身找证据是个好办法 。
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何离心之可同兮 , 吾将远逝以自疏 。
”“自疏”意味着主动的态度 , 不是“被放” 。
此外 , 也有人因为诗中有“济沅湘以南征兮”一句 , 怀疑它是屈原被放逐之后所作 , 但这并不足信 。
因为《离骚》后半部分 , 全是写诗人想像中的云游 , “济沅湘以南征兮”并非实有其事 。
总之 , 《史记·屈原列传》的说法是可信的 , 即《离骚》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时 , 是屈原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 , “发愤以抒情”创作出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而《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是抒情性文字 , 行文时不太忠实于史实 , 也是有可能的 。
四、作者简介:屈原(前340一前278) , 名平 , 楚国人 , 楚王同姓贵族 。
早年深得怀王信任 , 官左徒和三闾大夫 。
由于贵族保守集团的反对 , 终遭失败 , 被怀王疏远 , 放逐汉北 。
当楚国首都郢被秦兵攻破时 , 他在彷徨苦闷、悲愤忧郁的心情中投汨罗江自沉 。
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篇 , 从不同的方面艺术地表达了他热爱祖国的深切情怀 。
古代诗词中离骚是如何兴起的? 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 的著名骚体文章名称 。
据《史记?屈 原贾生列传》载 , 屈原本为楚怀徒 , 很受信任 。
后为奸佞所谮 , 丧杯 王疏远 , 流浪于大泽之畔 , 为抒发愤懑 , 于是写下《离骚》 。
司马迁给以高 度评价说国风》好色而不淫 , 小雅怨诽而不乱 。
著离者 , 可谓 兼之矣 。
”后世称楚辞为骚体 , 称诗人为骚人 , 盖源于《离骚》 。
金?元好 问《鹧鸪天《离骚》读杀浑无味 ,  好个诗家阮步兵 。

求教屈原《离骚》中的名句?1、名句(1)路漫漫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 。
(2)长太息以掩涕兮 , 哀民生之多艰 。
(3)亦余心之所善兮 , 虽九死其犹未悔 。
2、释义(1)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 , 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 。
(2)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 , 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
(3)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 , 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
3、作品简介《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 。
“离骚” , 东汉王逸释为:“离 , 别也;骚 , 愁也 。
”《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 , 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 , 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 , 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 。
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 , “哀民生之多艰” , 叹奸佞之当道 。
主张“举贤而授能” , “循绳墨而不颇” 。
提出“皇天无私阿” , 对天命论进行批判 。
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 , 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 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 , 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
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 。
...
古代诗歌的形式 古诗歌分类按音律分类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 , 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
“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题材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
古体诗不讲对仗 , 押韵较自由 。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 , 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 , 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 。
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 , 全书十七篇 , 以屈原作品为主 , 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 , 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