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古诗词 辛弃疾 辛弃疾的古诗词( 二 )


綦毋潜(692-749?),字孝通,今湖北江陵人,一说江西南康人 。
开元十四年进士,由宜寿尉入为集贤院待制,迁左拾遗,终著作郎,后归隐江东 。
诗多写山林隐逸生活和方外之情,清秀俊丽 。
常建(708-765?),籍贯不详,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盱眙尉的小官 。
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远 。
岑参(715-770),南阳人,一说湖北江陵人,少时隐居河南嵩阳 。
天宝三年进士,初为小官,后做过嘉州刺史等官,世称“岑嘉州” 。
诗以写边塞生活著称,与高适齐名,合称“高岑” 。
元结(719-772),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曾避难入猗于洞,因号猗于子,河南人 。
天宝十二年进士,因招募义军抗击史思明有功,广德二年授道州刺史,后迁容管经略史 。
诗多讽喻时政,反映人民疾苦 。
韦应物(737-791?),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天宝末年曾在宫廷担任过玄宗的侍卫官,早年为人任侠,狂放不羁,后来发奋读书考中进士 。
因做过苏州刺史 。
世称“韦苏州” 。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
德宗贞元年九年进士,又举博学鸿词科 。
官礼部员外郎,因参与变革的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 。
诗文在当时都很有名,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河南嵩山,四十多岁才中进士,只做过县尉一类的小官 。
一生困顿,性情耿介,诗多描写民间疾苦和炎凉世态 。
语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 。
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
年轻时使年任侠,睿宗文明元年进士,武则天执政时,任时麟台正字、右拾遗等小官 。
他对自六朝以来浮华绮丽的诗风深感不满,力求改革,在诗歌创作与理论上都作出过重要贡献 。
李颀(690-751),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 。
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
幼孤贫刻苦好学,德宗贞元八年进士 。
曾任监察御史,因上疏请免关中赋役,贬为阳山县令 。
后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迁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
做过吏部侍郎,死谥文公,故世称韩吏部、韩文公 。
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与柳宗儿合称韩柳 。
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重气势 。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号士 。
其先世为太原人,后迁居下圭(今陕西渭南),出生于河南新郑 。
贞元十五年进士 。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 。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
叙事诗哪《琵...
高考古诗文必考篇目 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64 篇)1.《论语》2.《鱼我所欲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前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渊明8.《三峡》郦道元9.《马说》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7 、《关睢》诗经18 .《蒹葭》诗经19.《观沧海》曹操20.《饮酒》陶渊明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2.《次北固山下》王湾23.《使至塞上》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5.《行路难》李白26.《望岳》杜甫27.《春望》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2.《观刈麦》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李贺35.《赤壁》杜牧36.《泊秦淮》杜牧37.《夜雨寄北》李商隐38.《无题》李商隐39.《相间欢》李虞40.《渔家傲》范仲淹41.《浣溪沙》晏殊42.《登飞来峰》王安石4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苏轼44.《水调歌头》苏轼45.《游山西村》陆游46.《破阵子》辛弃疾47.《过零丁洋》文天祥48.《天净沙 ? 秋思》马致远49.《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50.《己亥杂诗》龚自珍51.《劝学》荀子52.《逍遥游》庄子53.《师说》韩愈54.《阿房宫赋》杜牧55.《赤壁赋》苏轼56.《氓》诗经57.《离骚》屈原58.《蜀道难》李白59.《登高》杜甫60.《琵琶行》白居易61.《锦瑟》李商隐62.《虞美人》李煜63.《念奴娇 ? 赤壁怀古》苏轼64.《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